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如图所示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当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1、电流表A的读数都增大
B.电压表V1、电流表A读数变化量的比值增大
C.电压表V2与电流表A读数的比值变大
D.电压表V1与电流表A读数的比值保持不变

分析 当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分析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变化,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确定电流表读数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判断电压表V2读数的变化,分析变阻器的电压变化,从而判断电压表V1的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变化.

解答 解:
A、当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可知,电路中总电流I减小,电流表A的读数减小.电压表V1的读数U1=E-I(R0+r),I减小,E、R0、r不变,则U1增大,电压表V1的读数增大.故A错误.
B、电压表V1与电流表A读数的比值等于变阻器阻值,可见在增大.故B正确,D错误.
C、电压表V2与电流表A读数的比值为电阻R0的阻值,所以保持不变.故C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分析电路动态变化的能力,注意明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正确应用,同时注意两电表读数的比值要根据欧姆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要测量一根电阻丝的电阻率,某同学采用的做法是:

(1)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其计数为d=0.390mm.
(2)用多用电表粗测其电阻,如图乙所示,当选择开关旋至“R×10”时,指针指在接近刻度盘右端的位置Ⅰ;为了较为准确地测量该电阻,应将选择开关旋至×1档(选填“×1”、“×100”、“×1k”)进行测量,此时指针指示的位置接近刻度盘的中央位置Ⅱ.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电路中ab段是粗细均匀的待测电阻丝,保护电阻R0=4.0Ω,电源的电动势E=3.0V,电流表内阻忽略不计,滑片P与电阻丝始终接触良好.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的位置,分别测量出每次实验中ap长度x及对应的电流值I,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x(m)0.100.200.300.400.500.60
I(A)0.490.430.380.330.310.28
$\frac{1}{I}$(A-12.042.332.633.033.233.57
为了直观方便处理表中的实验数据,请在丁图中选择纵、横坐标为$\frac{1}{I}$-x(选填I-x或$\frac{1}{I}$-x)描点,并在坐标纸上画出相应的图线,根据图线与其他测量的数据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ρ=1.1×10-6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采用伏安法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时,由于电表因素带来了实验的系统误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实验进行改变,设计出如图所示的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电阻r的电路,E′是辅助电源,A、B两点间有一灵敏电流计G.
(1)请你补充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1、S2,调节R和R′使得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零,这时,A、B两点的电势φA、φB的关系是φA等于φ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I1和U1,其中I1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电源E的电流.
②改变滑动变阻器R、R′的阻值,重新使得G的示数为零,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I2和U2
(2)由上述步骤中测出的物理量,可以得出电动势E表达式为$\frac{{U}_{2}{I}_{1}-{U}_{1}{I}_{2}}{{I}_{1}-{I}_{2}}$、内电阻r的表达式$\frac{{U}_{2}-{U}_{1}}{{I}_{1}-{I}_{2}}$.
(3)该实验中E等于E(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测等于 r(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暑假期间,某学校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撰写关于未知材料电阻率的实践报告,设计了一个测量电阻率(被测电阻丝的阻值约为25Ω)的实验方案,可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G,内阻Rg=120Ω,满偏电流Ig=3mA
B.电流表A,内阻约为0.2Ω,量程为0~0.6A
C.螺旋测微器    
D.电阻箱R0(0~9999Ω,0.5A)
E.滑动变阻器R(5Ω,1A)     
F.干电池组(3V,0.05Ω)
G.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
他进行了以下操作: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其示数部分如图甲所示,则该次测量测得直径d=0.267mm;

(2)把电流表G与电阻箱串联改装成电压表使用,最大测量电压为3V,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R0=880Ω;
(3)请用改造完的电压表设计一个测量电阻率的实验电路,根据提供的器材和实验需要,请将图乙中电路图补画完整;
(4)实验数据的测量与电阻率的计算:如果电阻丝的长度用L表示,电路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合适位置,电流表G的示数为I1,电流表A的示数为I2,请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写出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ρ=$\frac{π{d}^{2}{I}_{1}({R}_{g}+{R}_{0})}{4L({I}_{2}-{I}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物块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情况的判断: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4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运动,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轴心距为12m.现将一物体m轻轻放在A轮的正上方,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m经过多长时间运动到B轮的正上方?该过程放出多少热量?相对空载时该过程机器多付出多少能量?(物体m可视为质点,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5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1=20Ω,定值电阻R2=R3=3Ω,R4=2Ω,电容器的电容C=30μF.开关S闭合电路稳定后,求:
(1)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左端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2)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物体从长为L的光滑斜面顶端开始下滑,滑到底端的速率为v,如果物体以v0=$\frac{v}{3}$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上滑,上滑时加速度与下滑时加速度大小相同且恒定,则可以达到的最大距离为(  )
A.$\frac{L}{3}$B.$\frac{L}{9}$C.$\frac{L}{4}$D.$\frac{\sqrt{3}}{3}$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物体以5m/s的速度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2s,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然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2s.则物体的(  )
A.vm只能为10m/s,与a1、a2的大小无关
B.v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
C.a1、a2必须满足$\frac{1}{{a}_{1}}+\frac{1}{{a}_{2}}=\frac{1}{5}$s2/m
D.a1、a2必须是一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一口井,水面距井口4m,现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如图),水桶出井后又将其提升了1m.选井口处为坐标原点,以水桶竖直向上提升的路线为x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4 m,1 mB.-4 m,1 mC.5 m,0D.-5 m,1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