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如图所示,一物体受到向右的F=2N的力作用,由于水平面粗糙,力F没有推动物体.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合力为2NB.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C.物体受到的推力F小于静摩擦力D.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为水平向左

分析 物体没有被推动,说明受力平衡,根据推力的方向可判断运动趋势的方向; 同时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则推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解答 解:物体受到向右的F=2N的力作用,物体有向右运动的趋势,由于水平面粗糙,力F没有推动物体,说明物体受力平衡合力为零,水平方向受推力和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静摩擦力的计算,要知道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是合力为零,要注意掌握好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如图所示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部分导线已连接.
(1)用笔线代替导线将图中未完成的电路连接好;

(2)将线圈A插入线圈B中,合上开关S,能使线圈B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线圈A中原磁场方向相反的实验操作是AC;
A.插入铁芯F         B.拔出线圈A     C.使变阻器阻值R变小       D.断开开关S
(3)某同学第一次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从变阻器的左端快速滑到右端,第二次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从变阻器的左端慢慢滑到右端,发现电流计的指针摆动的幅度大小不同,第一次比第二次的幅度大(填写“大”或“小”),原因是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化率(填写“磁通量”或“磁通量的变化”或“磁通量变化率”)第一次比第二次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等实验装置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mm,sc=329.2mm,sD=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
(2)打B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6 m/s(取2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9.3m/s2(取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民用交流电的电压是22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甲、已两位同学分别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了两件导体的横截面的长度,如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如图手握紧酒瓶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瓶的受力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B.手的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C.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摩擦力和重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物体沿粗糙斜面滑下
C.滑块沿斜面匀速下降D.平抛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测量一捆带绝缘漆的镍铬合金丝的长度.

(1)如图1所示,他们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合金丝的直径d=0.200mm,查得镍铬合金的电阻率为ρ,若测出合金丝的电阻为R,则合金丝的长度可以根据公式L=$\frac{Rπ{d}^{2}}{4ρ}$求出(用ρ、d、R表示).
(2)他们用表盘如图2所示的多用点表测量合金丝的电阻.先将选择开关调到电阻挡的“×10”位置,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把两笔尖相互接触,调节T(选填“S”或“T”),使多用电表的指针指向电阻挡的0刻线(选填“0”或“∞”),之后将红、黑表笔的笔尖分别与合金丝两端接触,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于是他们将选择开关调到电阻档的×1位置(选填“×1”或“×100”).
(3)正确选择挡位并重新调零后,他们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合金丝的两端接触,测得合金丝的电阻为15Ω,他们还想用伏安法测量合金的电阻时,发现实验室提供的电流表的内阻约0.5Ω;电压表内阻约3kΩ.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应采用图3中的甲电路(选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装实验装置时,斜槽末端切线必须水平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B.小球从斜槽上释放位置不同则小球离开槽后在空中运动时间就不同
C.小球每次都应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是为了使小球每次飞出的速度相等
D.为减小空气阻力对小球的影响可选择实心小铁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