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在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频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重锤下落的起点,选取的计数点为A、B、C、D,各计数点到O点的长度已在图上标出,单位为mm,重力加速度取10m/s2,重锤质量为1kg.

(1)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1.175 m/s,重锤的动能EkB=0.690J.
(2)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0.704 J.
(3)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分析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求出打出B点时重锤的速度,从而得出重锤的动能.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解答 解:(1)B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v}_{B}=\frac{{x}_{AC}}{2T}=\frac{0.1252-0.0312}{2×0.04}$m/s=1.175m/s,重锤的动能${E}_{kB}=\frac{1}{2}m{{v}_{B}}^{2}$=$\frac{1}{2}×1×1.17{5}^{2}$=0.690J,
(2)重锤重力势能减小量△Ep=mgh=1×10×0.0704J=0.704J,
(3)实验可以证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故答案为:(1)1.175 0.690,(2)0.704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根据纸带求解瞬时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会根据下降的高度求解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可以发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现象
B.机械波和电磁波本质上相同,只是频率不同而已
C.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只取决于介质,和频率无关;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不仅取决于介质,还和频率有关
D.机械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电磁波没有介质也可以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30g带电量-1.0×10-8C的半径极小的小球,用丝线悬挂在某匀强电场中,电场线与水平面平行.当小球静止时,测得悬线与竖直夹角为30°,由此可知匀强电场方向为水平向右,电场强度大小为1.73×107N/C.(保留三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电动势的单位可表示为(  )
A.Wb/sB.T/sC.T•m/sD.T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磁场区域的上方有一水平放置的感光板MN,从磁场区域最左端Q垂直磁场射入大量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速率为v的粒子,且速率满足v=$\frac{qBR}{m}$,最后都打在了感光板上,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粒子的重力,关于这些粒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些粒子都带正电
B.对着圆心入射的粒子,其射出的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一定过圆心
C.只有对着圆心入射的粒子,射出后才垂直打在感光板MN上
D.沿不同方向入射的粒子射出后均可垂直打在感光板MN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选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二者之间连线上各点的电势高低如图所示,则从图中可以看出(  )
A.P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B.Q1和Q2之间连线上各点的场强方向都指向Q2
C.Q1电量一定小于Q2电量
D.Q1和Q2可能为同种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图甲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时器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overline{a}$;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
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0.960 cm.
(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A和△tB表示为a=$\frac{1}{2s}[(\frac{d}{△{t}_{B}})^{2}-(\frac{d}{△{t}_{A}})^{2}]$.
(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overline{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frac{mg-(M+m)\overline{a}}{Mg}$.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某民警驾驶小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做汽车安全距离测试实验,他匀速行驶时,汽车上“速度表”如图所示.已知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最大加速度大小α=5m/s2,如果某时刻接到指示需要停车,该民警的反应时间t1=0.45s,完成刹车动作所需时间t2=0.05(在此时间内汽车依然按原速度前进),求:
(1)根据“速度表”,读出小汽车当时的速度v0
(2)从接到指示到汽车停下,所用时间t;
(3)从接到指示到小汽车停下,汽车运动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