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如图1所示,装有两个光电门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带有窄遮光片(宽度为d)的滑块被一端固定的弹簧经压缩后弹开,依次经过两光电门,光电门有两种计时功能,既可以记录遮光片到达两光电门的时间差t,又可以分别记录在两光电门处的遮光时间△tA和△tB(在本题各次实验中,滑块运动到A前已脱离弹簧)

(1)遮光片经过A时的速度大小为$\frac{d}{△{t}_{A}}$(选用d、t、△tA或△tB表示);
(2)利用实验中测出的d、△tA、△tB和AB间距s,写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μ=$\frac{(\frac{d}{△{t}_{A}})^{2}-(\frac{d}{△{t}_{B}})^{2}}{2gs}$(重力加速度为g);
(3)将光电门A固定,调节B的位置,每次都使物块将弹簧压到同一位置O后由静止释放,记录各次t值并测量AB间距s,作出$\frac{s}{t}$-t关系图线如图2,该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是挡光片经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利用该图线可以求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4(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 (1)利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求得经过A点的速度
(2)利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求得B点的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得加速度,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得摩擦因数
(3)由位移时间关系式整理得到$\frac{s}{t}$-t图线的表达式,并找出图线的斜率和加速度关系.

解答 解:(1)根据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可知遮光片经过A时的速度大小为vA=$\frac{d}{△{t}_{A}}$
(2)经过B点的速度${v}_{B}=\frac{d}{△{t}_{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μmg=ma,解得a=μg
在AB段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v}_{B}^{2}{-v}_{A}^{2}=2as$
联立解得μ=$\frac{(\frac{d}{△{t}_{A}})^{2}-(\frac{d}{△{t}_{B}})^{2}}{2gs}$
(3)若某同学做该实验时误将光电门乙的位置改变多次,光电门A的位置保持不变,画出$\frac{s}{t}$-t图线后,得出的纵坐标截距的物理含义为滑块经过光电门A时的瞬时速度
加速度为:a=$\frac{△v}{△t}=2.4m/{s}^{2}$
根据a=μg可知$μ=\frac{a}{g}=0.24$
故答案为:(1)$\frac{d}{△{t}_{A}}$         (2)$\frac{(\frac{d}{△{t}_{A}})^{2}-(\frac{d}{△{t}_{B}})^{2}}{2gs}$
(3)挡光片经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   0.24

点评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抓住利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明确$\frac{s}{t}-t$图象中斜率的含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一以4.0m/s恒定速度运动的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某一时刻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0m/s2,于此同时将一个粉笔头无初速度轻放在水平传送带上,若该粉笔头与传送带间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动摩擦因数为0.3;(取g=10m/s2)求:
(1)该粉笔头在传送带上能留下一条多长的画线?
(2)该粉笔头运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实线为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电粒子在这个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带电粒子在轨迹中的M点运动到N点只受电场力作用,则(  )
A.静电力做负功,动能减小B.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C.带电粒子带正电荷D.带电粒子带负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为测量木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方案:实验装置如图1,让木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木板构成的斜面,最终停在最高点.用刻度尺测量从光电门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再用刻度尺测量计算出木板构成斜面倾角的余弦值,从而求出它们的动摩擦因数.(g取10m/s2
(1)该实验斜面倾角的正切值应满足tanθ≤μ.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2所示,示数为5.0mm.
(3)测量出木板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m,经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00ms,已知木板倾角余弦值为0.8,求出μ=0.81.(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p1、V1)开始做等温膨胀,状态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若该部分气体从状态(p1、V1)开始做绝热膨胀至体积V2,则对应的状态变化图线可能是图中虚线d(选填图中虚线代号),在这一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减小(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条水平放置的水管,横截面积S=3.0cm2,距地面高h=0.8m,水从管口以不变的速度源源不断地沿水平方向射出,水落地的位置到管口的水平距离是1.2m.设管口横截面上各处水的速度都相同,自由落体加速度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每秒内从管口流出水的体积是(  )
A.2.4×10-4m3B.3.2×10-4m3C.3.6×10-4m3D.9.0×10-4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小球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分别以v1和v2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且v2>v1,小球落在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分别为α1和α2.求α1和α2的大小关系为(  )
A.α1>α2B.α1<α2C.α12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平抛一物体,当抛出1s后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求(取g=10m/s2):
(1)物体的初速度; 
(2)物体的落地速度;
(3)开始抛出时物体距地面的高度; 
(4)物体的水平射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个定滑轮,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一端系一重球,另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下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小球恰能稳定在图中虚线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处于超重状态,小车对地面压力大于系统总重力
B.小球处于失重状态,小车对地面压力小于系统总重力
C.弹簧测力计读数大于小球重力,小车一定向右匀加速运动
D.弹簧测力计读数大于小球重力,但小球既不超重也不失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