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正弦交流发电机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
A.方向改变一次,大小不断变化,出现一次最大值
B.方向改变两次,大小不断变化,出现一次最大值
C.方向改变一次,大小不断变化,出现两次最大值
D.方向改变两次,大小不断变化,出现两次最大值

分析 感应电动势方向即为感应电流方向.当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交变电流时,线圈平面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与感应电动势方向均改变一次,转动一周,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解答 解:当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交变电流时,线圈平面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与感应电动势方向均改变一次,转动一周,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两次,大小不断变化,在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感应电动势最大,也出现两次.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中性面特点:线圈平面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与感应电动势方向均改变一次,转动一周,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
C.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D.α粒子散射实验支持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轻杆的一端可绕光滑转动轴O自由转动,另一端固定一个小球.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小球能在竖直面内绕O做圆周运动.a、b分别是小球运动轨迹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a、b两点处,轻杆对球的作用力效果可能为(  )
A.a处为压力,b处为压力B.a处为拉力,b处为拉力
C.a处为压力,b处为拉力D.a处和b处的作用力都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大家知道“破镜重圆”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原因是(  )
A.破碎后玻璃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
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力的作用
C.两块玻璃之间,总的分子引力太小,不足以使之粘合在一起
D.一块玻璃内部,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而两块碎玻璃之间,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如图所示,手握一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细长玻璃管,在空中(足够高处)处于竖直静止状态,内部有一段长l1=25.0cm的水银柱封闭着一段空气柱,稳定时空气柱长l2=15.0cm,已知大气压强p0=75.0cmHg,若不慎滑落,玻璃管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内部水银柱相对玻璃管会移动多少厘米?(空气温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将力F分解成F1和F2,已知F1的大小和F2与F的夹角θ(锐角),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当F>F1>Fsinθ,有两组解B.当F1=Fsinθ时,有唯一解
C.当F1>Fsinθ,有无数组解D.当F1>Fsinθ时,无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有下列操作步骤,请补充实验步骤C的内容及实验步骤E中的计算式:
A,用滴管将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逐滴滴入量筒中,记下滴入 1mL 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N;
B,将痱子粉末均匀地撒在浅盘内的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逐滴向水面上滴入,直到油酸薄膜表面足够大,且不与器壁接触为止,记下滴入的滴数n;
C,待油膜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画出油酸薄膜的外围形状
D,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坐标纸上边长1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出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m;
E.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可以估算出单个油酸分子的直径 d=$\frac{5n×1{0}^{-4}}{Nm}$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
C.它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D.它的速度方向一在不断地改变
E.它所受的合外力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光滑半球的半径为R,球心为O,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上方有一个光滑曲面轨道AB,高度为$\frac{R}{2}$.轨道底端水平并与半球顶端相切.质量为m的小球由A点静止滑下.小球在水平面上的落点为C(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将沿半球表面做一段圆周运动后抛至C点
B.小球将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到达C点
C.OC之间的距离为$\sqrt{2}$ R
D.小球从A运动到C的时间等于(1+$\sqrt{2}$ )$\sqrt{\frac{R}{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