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2016年8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墨子号”发射至高度为500Km的圆形轨道,首次实现了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风云四号”卫星准确送入距地36000km的静止轨道上,实现了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风云四号”对地拍照误差能控制在1km之内,实现了指哪拍哪儿的目的.若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一昼夜的时间T=24h和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都大于7.9km/s
B.由题中信息能够计算出两颗卫星的周期之比
C.由题中信息可以估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D.同一时刻“墨子号”观察地面的范围较大

分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最大的运行速度.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求出两颗卫星的周期之比.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从而能求得地球的平均密度.根据轨道半径大小分析观察地面的范围大小.

解答 解:A、根据卫星的速度公式v=$\sqrt{\frac{GM}{r}}$,可知,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7.9km/s是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线速度,绕卫星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大的环绕速度,所以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都均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7.9km/s.故A错误;
B、已知两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和地球的半径,可以求出两卫星的轨道半径,由开普勒第三定律$\frac{{r}^{3}}{{T}^{2}}$=k,知能够计算出两颗卫星的周期之比,故B正确.
C、“风云四号”是地球的同步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T=24h,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G$\frac{Mm}{{r}^{2}}$=m$\frac{4{π}^{2}}{{T}^{2}}$r,得地球的质量为 M=$\frac{4{π}^{2}{r}^{3}}{G{T}^{2}}$,可见求得地球的质量,已知地球的半径,能求出地球的体积,从而能求得地球的平均密度.故C正确;
D、由于“风云四号”的轨道半径较大,所以同一时刻“风云四号”观察地面的范围较大,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卫星问题的基本思路: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会根据轨道半径的关系分析线速度和周期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某种型号的轿车,其部分配置参数如下表所示.若该轿车行驶过程中所受摩擦阻力大小始终不变.求:
净重(kg)1540
水平直线路面最高车速(km/h)216
额定功率(kW)120
(1)若轿车在水平直线路面上以最高车速匀速行驶时,发动机功率是额定功率,此时牵引力多大?
(2)在某次官方测试中,一位质量m=60kg的驾驶员驾驶该轿车,在上述水平直线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将车速由零提高到108km/h,用时9s,则该车在此加速过程中行驶的距离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分别为:F1=4N,F2=5N,F3=6N现在撤去F1、F2两个力,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
A.3m/s2B.2m/s2C.0.5m/s2D.5.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某同学现要利用气垫导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按图甲安装好器材,并调节好气垫导轨,使气垫导轨处于水平位置,然后用跨过轻质定滑轮的轻绳一端与钩码相连,另一端与滑块相连,再将滑块置于气垫导轨的左端,并用手按住滑块不动.
②调整轻质滑轮,使轻绳处于水平位置;从气垫导轨上的刻度尺上读出滑块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最下面的钩码到地面的高度大于滑块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同时记下滑块的初始位置.
③由静止释放滑块,用光电门测出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
④将滑块重新置于初始位置,保持所挂钩码的个数不变,改变光电门的位罝从而改变滑块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多次重复步骤③(每次实验中最下面的钩码到地面的高度均大于滑块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⑤整理多次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d=0.520cm.
(2)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a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frac{d}{{t}^{2}}$来求(用公式表示).
(3)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frac{1}{{t}^{2}}$-x图象,由图象可求得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0.270m/s2(取g=10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甲、乙两名溜冰运动员,M =80kg,M =40kg,面对面拉着弹簧秤做圆周运动的溜冰表演,如图所示.两人相距 0.9m,弹簧秤的示数为48N,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两人的线速相同,约为40m/s
B.两人的角速相同,约为2rad/s
C.两人的运动半径相同,都中0.45m
D.两人的运动半径不同,甲为0.3m,乙为0.6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甲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逆时针匀速转动时,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流如图乙所示,设沿abcda方向为电流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中c时刻对应甲图中的C图
B.乙图中Oa时间段对应甲图中A至B图的过程
C.若乙图中d等于0.02 s,则1 s内电流的方向改变50次
D.若乙图中b等于0.02 s,则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如图所示,金属线圈abcd的面积为S=0.05m2,共100匝,其电阻为1Ω,外接电阻R=9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frac{1}{π}$T,当线圈以n=300r/min的转速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时,求:
(1)从中性面开始计时,写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2)从中性面开始计时,在t=$\frac{1}{30}$时刻的感应电动势;
(3)电压表的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 m
B.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忽略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氢气的内能大
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增大,则分子势能也增大
D.由分子动理论可知,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汽压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B.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同性
C.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
D.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分子势能不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