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汽车沿直线由A运动到B再运动到C,AB段平均速度为v1,运动时间为t1,BC段平均速度为v2,运动时间为t2,若2AB=BC,AC段平均速度为$\frac{3{v}_{1}{v}_{2}}{2{v}_{1}+{v}_{2}}$,若2t1=t2,AC段平均速度为$\frac{{v}_{1}+2{v}_{2}}{3}$.

分析 平均速度只能由公式v=$\frac{x}{t}$求出,故应先求得全过程总位移及总时间后再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

解答 解:从A到B的位移为:x1=v1t1
从B到C的位移为:x2=v2t2
由题意知:2AB=BC,即:2x1=x2
由平均速度定义得AC段平均速度为:$\overline{v}$=$\frac{{x}_{1}+{x}_{2}}{{t}_{1}+{t}_{2}}$④
联立①②③④解得:$\overline{v}$=$\frac{3{v}_{1}{v}_{2}}{2{v}_{1}+{v}_{2}}$           ⑤
若2t1=t2
联立以上①②④⑥各式解得AC段平均速度为:$\overline{{v}^{′}}$=$\frac{{v}_{1}+2{v}_{2}}{3}$.⑦
故答案为:$\frac{3{v}_{1}{v}_{2}}{2{v}_{1}+{v}_{2}}$;$\frac{{v}_{1}+2{v}_{2}}{3}$.

点评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而是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所示,有甲、乙两螺线管,乙螺线管直接与电流表相接,甲螺线管与电路相接.当甲电路发生如下变化时,乙中有感应电流的是 (  )
A.甲电路闭合电键的瞬间
B.电键闭合后,甲电路中有恒定电流通过时
C.电键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
D.电键闭合后,甲螺线管远离乙螺线管的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下落高度h后在空间加上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再经过相同时间小球又回到原出发点,不计空气阻力,且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从未落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返回原出发点的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减少了2mgh
B.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下落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减少了mgh
C.从开始下落到小球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减少了$\frac{4}{3}$mgh
D.小球返回原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为$\sqrt{6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重力为G的物体在一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斜面的倾角为θ,则(  )
A.F=Gcos θB.F=Gsin θ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N=Gcos θD.物体对斜面的压力N=$\frac{G}{cos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握住,启动计时器.用手拉动纸带,在纸带上记录了一行小点.从便于测量的位置找一个点当做起始点,在每隔相等时间间隔(例如0.1s)的位置剪开.请你试着用上题所述粘贴的方法得到一个直方图,从中可以看出手拉纸带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如图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长杆上套有一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天花板上,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变为竖直(未超过弹性限度),则有(  )
A.整个下滑过程中,圆环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B.整个下滑过程中,圆环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C.整个下滑过程中,圆环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的速度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测定滑块与水平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A为滑块,B和C是钩码,个数可调,A的左端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未画出)相连,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系统的加速度,实验中该同学在钩码总质量(m+m′=m0)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多次改变m和m′的钩码个数,重复测量,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摩擦.

(1)实验中除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若干个质量均为50克的砝码、滑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为了完成本实验,还应有 (  )
A.秒表  B.天平  C.毫米刻度尺   D.低压交流电源
(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图3所示,现从清晰的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计数点(中间4个点没画出),分别记为A、B、C、D、E、F,测得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为OA=1.61 cm,OB=4.02 cm,OC=7.26 cm,OD=11.30 cm,OE=16.14 cm,OF=21.80 cm,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 Hz,由此纸带可得到打E点时滑块的速度v=0.53m/s,此次实验滑块的加速度a=0.81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实验数据处理中,该同学以m为横轴,以系统的加速度a为纵轴,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图线,由此可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0.(g取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中,表述正确的有(  )
A.${\;}_{1}^{3}$H+${\;}_{1}^{2}$H→${\;}_{2}^{4}$He+${\;}_{0}^{1}$n是核聚变反应
B.${\;}_{4}^{9}$Be+${\;}_{2}^{4}$He→${\;}_{6}^{12}$C+${\;}_{0}^{1}$n是β衰变
C.${\;}_{92}^{235}$U+${\;}_{0}^{1}$n→${\;}_{56}^{144}$Ba+${\;}_{36}^{89}$Kr+3${\;}_{0}^{1}$n是核裂变反应
D.${\;}_{11}^{24}$Na→${\;}_{12}^{24}$Mg+${\;}_{-1}^{0}$e是α衰变
E.${\;}_{93}^{237}$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_{83}^{209}$Bi,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如图是阿毛同学的漫画中出现的装置,描述了一个“吃货”用来做“糖炒栗子”的“萌”事儿:将板栗在地面小平台上以一定的初速经两个四分之一圆弧衔接而成的轨道,从最高点P飞出进入炒锅内,利用来回运动使其均匀受热.我们用质量为m的小滑块代替栗子,借这套装置来研究一些物理问题.设大小两个四分之一圆弧半径为2R和R,小平台和圆弧均光滑.将过锅底的纵截面看作是两个斜面AB、CD和一段光滑圆弧组成.斜面动摩擦因数均为0.25,而且不随温度变化.两斜面倾角均为θ=37°,AB=CD=2R,A、D等高,D端固定一小挡板,碰撞不损失机械能.滑块的运动始终在包括锅底最低点的竖直平面内,重力加速度为g.
(1)如果滑块恰好能经P点飞出,为了使滑块恰好沿AB斜面进入锅内,应调节锅底支架高度使斜面的A、D点离地高为多少?
(2)接(1)问,求滑块在锅内斜面上走过的总路程.
(3)对滑块的不同初速度,求其通过最高点P和小圆弧最低点Q时受压力之差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