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在水平平直公路上有A、B两辆汽车,B车在A车前600m处,两车均以v=4m/s匀速直线向前运动.某时刻开始A车开始以a=3m/s2的加速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车追上B车需要时间(  )
A.10sB.20sC.25sD.30s

分析 根据A车追上B车时两者位移关系,由位移公式列式求出时间,再求解此时汽车的速度.

解答 解:B车在A车前600m处,所以当A车追上B车时,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600m,即:
$vt+\frac{1}{2}a{t}^{2}-vt=600$m
代入数据得:t=20s
故选:B

点评 本题是匀加速运动追及匀速运动的类型,当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也可能运用速度图象进行过程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一列火车沿平直铁路行驶的s-t图象(位移--时间图象).
(1)线段OA和BC表示的运动,哪个速度大
(2)火车在3小时内的位移是多少?
(3)画出火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介质a的折射率为na,介质b的折射率为nb;光在介质a中的速度为va,光在介质b中的速度为vb.如果光从介质a射向介质b,发生全反射时应满足(  )
A.na<nbB.va>vb
C.光的入射角必须大于或等于临界角D.必须是单色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所示,A,B两图分别是描述甲,乙两质点运动的S-t图象,V-t图象,由图可知(  )
A.A图中,在t0时间内甲乙两质点位移相同
B.B图中,在t0时间内甲乙两质点位移相同
C.A,B两图中,交点P,Q都表示该时刻两质点相遇
D.B图中,交点Q表示该时刻两质点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测量水的电阻率时采用了如下步骤:
(1)在长方体水槽中装人一定量的水,并将宽度与水槽相同的两金属电极a、b紧贴着水槽前、后壁插人到槽底,测得水槽宽d=4.60cm、水深h=4.00cm.a、b板之间的距离L=7.35cm.为测定槽内水的电阻,同学们拿出了如图甲所示的四种电路方案(滑动电阻器R0=20Ω),其中正确的是B

(2)由于实验中发生电解水的现象,实验值不准确,解决的办法是分别在靠近金属板a、b处插入探针e、f,并将电压表接在e、f上(如图乙所示).采用这种方法测水的电阻仍有较大误差,其测量值较真实值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用跨过滑轮的细绳向右拉动物块,细绳不可伸长,不计滑轮的大小、质量和摩擦,在人以速度v从平台边缘正下方匀速向右前进位移s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桌面和手的竖直高度差h不变,则在此过程中(  )
A.物块做加速运动
B.人对物块做的功为$\frac{1}{2}$mv2
C.人克服物块拉力做的功为$\frac{m{v}^{2}{s}^{2}}{2({h}^{2}+{s}^{2})}$
D.人对物块做功的平均功率为$\frac{m{v}^{3}}{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2010年6月2日晚23时53分,我国成功发射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2010年8月1日5时30分,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假设它们绕地球的运动可视为圆周运动,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与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之比为$\frac{\sqrt{{r}_{2}}}{\sqrt{{r}_{1}}}$B.向心加速度之比为$\frac{{r}_{1}}{{r}_{2}}$
C.周期之比为$\sqrt{\frac{{{r}_{1}}^{3}}{{{r}_{2}}^{3}}}$D.周期之比为$\sqrt{\frac{{{r}_{2}}^{3}}{{{r}_{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
C.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快慢不受外界温度、压强的影响,但如果以单质形式存在,其衰变要比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快
D.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一定等于入射光子的频率
E.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纸带、钩码若干.
(1)小组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300g,将滑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两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100g),调整滑轮高度使拉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让钩码拉动滑块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
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2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若电源频率为50赫兹,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0.64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6(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①③④
①绳的质量要轻
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
③实验时尽量保持拉动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
④尽量保证钩码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