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如图所示,13个完全相同的扁长木块紧挨着放在水平地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所m=0.4kg、长度L=0.5m,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原来所有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第1个木块的左端上方放一质量M=1kg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它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现突然给铅块一向右的初速度v0=5m/s,使其开始在木块上滑行.已知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块在第10个木块上运动时,能带动它右面的木块一起运动
B.铅块刚滑上第12个木块左端时的速度大小为$\sqrt{3}$m/s
C.铅块在第12个木块上滑动时第12个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D.小铅块最终能滑上并停在第13个木块上

分析 铅块在木块上滑行时,当铅块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木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恰好能带动它右面的木块一起运动.运用动能定理列式求出铅块滑上该木块左端时的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铅块和已滑动的木块整体的加速度.由运动学公式求出铅块相对木块静止时滑行的距离,即可进行判断.

解答 解:A、木块受到铅块提供的滑动摩擦力 f=μ2Mg=2.0N
有铅块的那个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11(M+m)g=1.4N
其余每个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21mg=0.4N
设铅块到第n个木块时,第n个木块及后面的木块开始在地面上滑动,则f>(13-n)f2+f1,得n>11.5,即当铅块滑到第12个木块左端时,12、13两木块开始在地面上滑动.故A错误.
B、铅块刚滑上第12个木块左端时的速度v1,由动能定理得:-μ2Mg•11L=$\frac{1}{2}M{v}_{1}^{2}-\frac{1}{2}M{v}_{0}^{2}$,解得:v1=$\sqrt{3}$m/s,故B正确.
CD、铅块滑动的加速度为:a=-$\frac{{μ}_{2}Mg}{M}$=-μ2g=-2m/s2
此时第12、13的加速度为:a1=$\frac{{μ}_{2}Mg-{μ}_{1}(M+2m)g}{2m}$=0.25m/s2
以第12、13两木块为参考系,铅块滑到第12个木块右端时相对木块的速度v2
 ${v}_{2}^{2}-{v}_{1}^{2}$=2(a-a1)L
解得,v2=$\frac{\sqrt{3}}{2}$m/s>0
故铅块可以滑上第13个木块,在第13个木块上滑动时,木块的加速度为:
a2=$\frac{{μ}_{2}Mg-{μ}_{1}(M+m)g}{m}$=1.5m/s2
以第13个木块为参照,铅块相对木块13静止时滑行的距离为:
s=$\frac{0-{v}_{2}^{2}}{2(a-{a}_{2})}$=0.107m<L
所以,铅块最终停在第13块木块上,距离其左端0.107m.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是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和动能定理、摩擦力公式等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关键通过分析受力情况,判断木块的运动状态,要注意摩擦力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如图所示,高度相同、底边等长的光滑斜面和光滑曲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从两个面的顶端由静止滑向底端,则(  )
A.到达底端时两球的动能相等B.到达底端时两球重力的功率相等
C.下滑过程两球重力所做的功不等D.下滑不同高度时两球的机械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下面为某同学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部分操作.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所选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长1m左右的细绳           
B.长30m左右的细绳
C.直径2cm的铅球            
D.直径2cm的木球
E.秒表                       
F.时钟
G.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H.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
所选择的器材是ACEG.
(2)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读数如图1所示,读数为20.30mm.

(3)测出单摆偏角小于5°时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L,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为d.用上述测得的量写出测量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frac{4{π}^{2}{n}^{2}(L+\frac{d}{2})}{{t}^{2}}$
(4)该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T2-L图线,如图2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得g=$\frac{4{π}^{2}({x}_{2}-{x}_{1})}{{y}_{2}-{y}_{1}}$
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则用上述T2-L图线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不变的(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同学为了准确的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误差分析:课本上设计电路图如图1所示,事实上电表为非理想表,上述的电压表测量值存在着一定误差,此误差属于系统(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Ⅱ.该同学分析上述误差是电压表有分流作用引起,且无法通过更换电表来消除这种误差.该同学通过实验原理的改进,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电路图,步骤如下:
(1)闭合开关S,通过调节滑动变阻R1、R2,可以使电流表G的示数为0,则此时电流A1、A2的示数分别I10、I20,电压V1、V2的示数分别U10、U20,则流过电源的电流I1=I10+I20,电源的路端电压U1=U10+U20
(2)再次调节R1、R2,使电流表G的示数为0,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I11、I21,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U11U21,流过电源的电流I2,电源的路端电压U2
(3)由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可以得出电动E=$\frac{{U}_{2}{I}_{1}-{U}_{1}{I}_{2}}{{I}_{1}-{I}_{2}}$内r=$\frac{{U}_{2}-{U}_{1}}{{I}_{1}-{I}_{2}}$;(U1、U2、I1、I2表示)由于本实验不必考虑电表带来的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是相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物块先沿轨道1从A点由静止下滑至底端B点,后沿轨道2从A点由静止下滑经C点至底端B点,AC=CB,如图所示.物块与两轨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不考虑物块在C点处撞击的能量损失,则在物块整个下滑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
A.两次位移相同B.两次重力做功相同
C.两次摩擦力做功相同D.沿轨道1下滑时损失的机械能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互作用的物体,如果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B.动量守恒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任何时刻动量之和都是一样的
C.动量守恒是相互作用的各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前的动量之和与相互作用之后的动量之和是一样的
D.动量守恒是指相互作用的各个物体在相互作用前后的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2 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4 W
B.第2 s内外力所做的功是4 J
C.第2 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D.第1 s末与第2 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2mA=mB,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  )
A.左方是A球
B.右方是A球
C.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当一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一定相同
B.振子从最低点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中,弹簧弹力始终做负功
C.振子在从最低点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弹力和回复力
D.振子在平衡位置时,其动能最大,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