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一根长直的通电导线中的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甲、乙所示,规定电流从左向右为正,在直线的下方有一不闭合的金属框,则相对于b点来说,a点电势最高的时刻在(  )
A.t1时刻B.t2时刻C.t3时刻D.t4时刻

分析 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得出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结合交流电电流大小的变化,根据楞次定律判断电势的高低.

解答 解:根据i-t图线可知,在t2、t4时刻电流的变化率最大,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在t2时刻,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和楞次定律知,a点电势比b点电势低,在t4时刻,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和楞次定律知,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楞次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弄清楚原来磁通量的变化,在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注意断开的线圈相当于电源,电流是从负极到正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人造地球卫星是用多级火箭发射获得必要的速度的.设想地球周围没有空气阻力,请你考虑并解答以下问题:
(1)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发射一颗运转周期为81min的人造卫星,为什么?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周期为84.8min.
(2)能(选填“能”或“不能”)发射一颗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卫星,对这样的卫星有何特定的制约条件?周期必须是24h,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在同一平面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荡秋千是儿童喜爱的运动,如图所示,当秋千从水平位置运动到该位置时,改变小孩的速度方向的加速度是沿(  )
A.1方向B.2方向C.3方向D.4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两根长度分别为l和$\frac{l}{2}$细长轻绳下端拴质量相等的小球构成单摆,两悬点在同一竖直线上且间距为$\frac{l}{2}$,现将单摆向左拉开一个小角度,然后无初速地释放,若小球碰撞时无能量损失,小球可视为质点,对于以后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组合摆周期为$\frac{{({\sqrt{2}+2})π}}{2}\sqrt{\frac{l}{g}}$,且每次碰撞一定发生在悬点正下方
B.摆球在平衡位置左右两侧走过的最大弧长相等
C.摆球在左侧上升的最大高度比右侧高
D.摆线在平衡位置右侧的最大摆角是左侧的二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正弦式电流,副线圈接负载电阻R,若输入电压不变,要增大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可行的措施有(  )
A.只增大负载电阻R的阻值B.只减小负载电阻R的阻值
C.只增大原线圈的匝数D.只减小副线圈的匝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中必须要求的条件是BD
A.斜槽轨道尽量光滑以减少误差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必须相等,且大小相同
D.入射球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ABCE(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P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M到O点的距离
C.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B球落点N到O点的距离
D.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E.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F.测量释放点G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G.测量水平槽面离地的高度
(3)某次实验中得出的落点情况如图2所示,假设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入射小球质量m1和被碰小球质量m2之比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于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
B.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一定是其所受的合外力
C.物体由于作圆周运动而产生了一个向心力
D.向心力不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a)为“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斜槽末端B处已经调至水平),利用这套装置可以测量小物块Q 与平板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先将小物块Q 在A 点由静止释放,测量出Q 落地点距B点的水平距离x1;在斜槽末端B处对接了平板P,如图(b),P 板的上表面与斜槽末端相切,再次将物块Q 在A 点由静止释放,测量出Q 落地点距P 板右端的水平距离x2;测量出斜槽末端高度h和平板P的长度L,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Q 与平板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
A.${x_1}\sqrt{\frac{g}{2h}}$B.$\frac{x_1^2-x_2^2}{2Lh}$
C.$\frac{x_1^2-x_2^2}{4Lh}$D.$\frac{{h({x_1^2-x_2^2})}}{{2L{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