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实线为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电粒子在这个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带电粒子在轨迹中的M点运动到N点只受电场力作用,则(  )
A.静电力做负功,动能减小B.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C.带电粒子带正电荷D.带电粒子带负电荷

分析 由图象可以看到,粒子的运动轨迹向右弯曲,说明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沿电场线向左,电场线方向不明,无法判断粒子的电性.根据电场力做功情况,判断动能的变化,即可知道电势能大小.当电场力做正功时,电荷的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当电场力做负功时,电荷的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解答 解:AB、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沿电场线向左,与速度的夹角为钝角,则粒子从M运动到N的过程,电场力对粒子做负功,粒子的动能减小,则粒子的电势能增大.故A正确,B错误;
CD、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向右弯曲,说明粒子在M、N两点受到的电场力沿电场线向左.由于电场线方向不明,因此无法确定粒子的电性.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是电场中粒子的轨迹问题,首先要能根据轨迹的弯曲方向判断粒子受力方向,其次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以判断电场强度的强弱,进而判断电场力的大小;再次判断粒子动能和电势能的变化要根据电场力做功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流I=$\frac{U}{R}$,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B.合力、分力等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将物体抽象为一个有质量的点,这样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D.根据功率的定义式P=$\frac{W}{t}$,当时间间隔t非常小时,$\frac{W}{t}$就可以表示瞬时功率,这里运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两物块A、B叠放在一起沿光滑水平地面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t=0时刻对物块A施加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推力F=kt,k为一常量,则从力F作用开始到两物块刚要发生相对滑动所经过的时间为(  )
A.$\sqrt{\frac{M+mv}{k}}$B.$\frac{M+mμmg}{kM}$C.$\frac{μMg(M+m)}{km}$D.$\frac{M+mμg}{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某司机在平直公路上驾驶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东行驶.前方突现危情,司机刹车减速.加速度大小为8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从刹车开始至停止共耗时2.5s
B.汽车从刹车开始至停止共前进40m
C.汽车从开始刹车3s后,汽车位移为24m
D.汽车从开始刹车1s后,汽车位移为16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越大
C.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D.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A、B两小木块中部夹一被压缩的轻弹簧,当轻弹簧被放开时,A、B两小木块各自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飞离桌面落在地面上.若mA=3mB,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在与轻弹簧作用过程中,两木块的速度变化量相同
B.若A、B在空中飞行时的动量变化量分别为△p1和△p2,则有△p1:△p2=1:1
C.若轻弹簧对A、B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有W1:W2=1:3
D.A、B落地点到桌面边缘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为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的斜向上拉力F=100N使m=10kg的箱子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求:
(1)前2秒内拉力做的功.
(2)第2秒末的瞬时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如图1所示,装有两个光电门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带有窄遮光片(宽度为d)的滑块被一端固定的弹簧经压缩后弹开,依次经过两光电门,光电门有两种计时功能,既可以记录遮光片到达两光电门的时间差t,又可以分别记录在两光电门处的遮光时间△tA和△tB(在本题各次实验中,滑块运动到A前已脱离弹簧)

(1)遮光片经过A时的速度大小为$\frac{d}{△{t}_{A}}$(选用d、t、△tA或△tB表示);
(2)利用实验中测出的d、△tA、△tB和AB间距s,写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μ=$\frac{(\frac{d}{△{t}_{A}})^{2}-(\frac{d}{△{t}_{B}})^{2}}{2gs}$(重力加速度为g);
(3)将光电门A固定,调节B的位置,每次都使物块将弹簧压到同一位置O后由静止释放,记录各次t值并测量AB间距s,作出$\frac{s}{t}$-t关系图线如图2,该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是挡光片经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利用该图线可以求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4(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一宇航员到达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某星球表面,做如下实验: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如图甲所示,在最低点给小球某一初速度,使其绕O点的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绳的拉力F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F1=7F2,设R、m、引力常量G以及F1为已知量,忽略各种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frac{\sqrt{7}{F}_{1}}{7m}$
B.卫星绕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sqrt{\frac{Gm}{R}}$
C.星球的密度为 $\frac{3{F}_{1}}{28πGmR}$
D.小球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