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AD(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至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frac{4{n}^{2}{π}^{2}L}{{t}^{2}}$(用L、n、t 表示).
(3)如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组次123
摆长L/cm80.0090.00100.00
50次全振动时间t/s90.095.5100.5
振动周期T/s1.801.91
重力加速度g/(m•s-29.749.73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2.01s,g=9.76m/s2
(4)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T2-L图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T2-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2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3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l1、l2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T1、T2.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frac{4{π}^{2}({l}_{1}-{l}_{2})}{{T}_{1}^{2}-{T}_{2}^{2}}$(用l1、l2、T1、T2表示).

分析 (1)根据实验要求,摆长1m左右,体积较小的实心金属球;
(2)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求解g的表达式.
(3)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所以T=$\frac{t}{n}$,根据g=$\frac{4{n}^{2}{π}^{2}L}{{t}^{2}}$即可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4)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变形得出T2与L的关系式,再分析T2-L图象中g与斜率的关系,得到g的表达式.根据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分析各图线与b之间的关系.
(5)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分两次列式后联立求解即可.

解答 解:(1)单摆在摆动过程中.阻力要尽量小甚至忽略不计,所以摆球选钢球;摆长不能过小,一般取1m左右.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2)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所以T=$\frac{t}{n}$,测得悬点O至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根据T=2π$\sqrt{\frac{L}{g}}$解得:g=$\frac{4{π}^{2}L}{{T}^{2}}=\frac{4{n}^{2}{π}^{2}L}{{t}^{2}}$;
(3)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所以T=$\frac{t}{n}$=$\frac{100.5}{50}=2.01$s,
根据公式:g=$\frac{4{π}^{2}L}{{T}^{2}}=\frac{4×3.1{4}^{2}×1.0000}{2.0{1}^{2}}=9.76m/{s}^{2}$
(4)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得,T2=$\frac{4{π}^{2}L}{g}$,根据数学知识可知,T2-L图象的斜率k=$\frac{4{π}^{2}}{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frac{4{π}^{2}}{k}$.
A、若测量摆长时忘了加上摆球的半径,则摆长变成摆线的长度l,则有T2=$\frac{4{π}^{2}L}{g}=\frac{4{π}^{2}(l+r)}{g}=\frac{4{π}^{2}l}{g}+\frac{4{π}^{2}r}{g}$,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对T2-L图象来说,T2=$\frac{4{π}^{2}L}{g}$$+\frac{4{π}^{2}r}{g}$与b线T2=$\frac{4{π}^{2}L}{g}$斜率相等,两者应该平行,$\frac{4{π}^{2}r}{g}$是截距;故做出的T2-L图象中a线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上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故A错误;
B、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则周期的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图线的斜率k偏小.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图线c对应的斜率k偏小,根据T2-L图象的斜率k=$\frac{4{π}^{2}}{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frac{4{π}^{2}}{k}$可知,g值大于图线b对应的g值.故C错误.
故选:B.
(5)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设A点到锁头的重心之间的距离为l0,有:
第一次:T1=2π$\sqrt{\frac{{l}_{1}+{l}_{0}}{g}}$
第二次:T2=2π$\sqrt{\frac{{l}_{2}+{l}_{0}}{g}}$
联立解得:g=$\frac{4{π}^{2}({l}_{1}-{l}_{2})}{{T}_{1}^{2}-{T}_{2}^{2}}$
故答案为:(1)AD;(2)$\frac{4{n}^{2}{π}^{2}L}{{t}^{2}}$;(3)2.01,9.76;(4)B;(5)$\frac{4{π}^{2}({l}_{1}-{l}_{2})}{{T}_{1}^{2}-{T}_{2}^{2}}$.

点评 该题全面考查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数据的处理以及误差的分析,要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从而求解重力加速度,摆长、周期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新式游标卡尺的刻度线看起来很“稀疏”,使读数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正确读数.通常游标卡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三种规格,新式游标卡尺也有三种规格,但刻度却是:19mm等分成10份,39mm等分成20份,99mm等分成50份.如图所示的是一个“39mm等分成20份”的新式游标卡尺.

(1)该新式游标卡尺的准确度是0.05mm;
(2)某次测量时,新式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所示,应读作3.04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粗糙斜面P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倾斜角为θ,在斜面上有一个小滑块Q,若给Q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无论F为多大时,Q都不会向上滑动,则PQ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不小于cotθB.等于cotθC.等于tanθD.不小于ta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如图,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a落地前,轻杆对b一直做正功
B.a落地时速度大小为$\sqrt{2gh}$
C.a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
D.a落地前,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
A.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cm.现将开关K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cmHg.
(i)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
(ii)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图甲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0,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0:1,远距离输电线的总电阻为100Ω.若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如乙所示,输入功率为500kW,计算出用户端电压为(  )
A.250VB.220VC.230VD.20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单色光,并同时做如下实验:①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双缝间距和缝屏间距不变);②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照射锌板;③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垂直投射到一条直光纤的端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单色光b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单色光a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
B.单色光c的波动性最显著
C.单色光a穿过光纤的时间最长
D.单色光c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在光滑的水平面内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长为L的光滑细杆AB的两个端点A、B被分别约束在x轴和y轴上运动,现让A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0匀速运动,已知杆AB与x轴的夹角为θ且P点为杆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段圆弧
B.P点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C.P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v0tanθ,方向沿杆P指向A
D.P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frac{{v}_{0}}{2sinθ}$,方向不一定沿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