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如图甲,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有相距12m的两个振幅相等的振源A、B,从0时刻起,A、B同时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了一个周期.图乙为A的振动图象,图丙为B的振动图象.若A向右传播的波与B向左传播的波在0.3s时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均为40m/s
B.在两列波的相遇过程中,A、B连线的中点C为振动减弱点
C.在0.9s时,质点B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上
D.两个波源振动的相位差为π

分析 根据AB距离与相遇时间,由v=$\frac{x}{t}$求出波速.读出周期,由波速公式v=$\frac{λ}{T}$求出波长.根据C点波的叠加情况,分析振动加强还是减弱.研究时间0.9s与周期的关系,分析B的振动情况.

解答 解:A、两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波速相同,设为v,则有2vt1=xAB,代入解得:v=$\frac{{x}_{AB}}{2{t}_{1}}$=$\frac{12}{2×0.3}$=20m/s.故A错误.
B、当A的波峰(或波谷)传到C时,恰好B的波谷(或波峰)传到C点,则C点的振动始终减弱.故B正确.
C、AB均只振动一次,0.8s时B刚刚停止,所以当t=0.9s时,已经不振动了.故C错误.
D、由图T=0.2s,两个波源振动的相位差为ωt=$\frac{2π}{T}$t=$\frac{2π}{0.2}$×0.1=π,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解题关键是要抓住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同类波波速是相同的,而且两波匀速传播这个特点来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如图,一端带有半径为R=0.45m的$\frac{1}{4}$圆弧、质量为M=4m的滑板,AB段表面粗糙,BC段圆弧表面光滑,C为圆弧的端点,开始时滑板静止在上表面光滑水平固定的凹形槽左端.小滑块P1和P2的质量均为m,与AB面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0.20?和?2=0.40,且滑动摩擦力约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开始时滑块P1和P2静止排列在滑板左端,期间有一小间隙.在滑板左端正上方的O点,用长L=1.25m轻绳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静止时绳处于竖起位置,小球与滑块相切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现将小球P由图中水平虚线位置静止释放,到达最低点时与P1发生碰撞,接着P1与P2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中均无机械能损失,且时间极短,当P2滑到B点时,滑板恰好与槽的右端碰撞并与槽牢固粘连,P2继续运动到点C时速度恰好为零.取g=10m/s2.求AB的长度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力学实验中使用的打点计时器的直接用途是(  )
A.记录运动的速度B.记录运动的位移C.记录运动的时间D.记录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所示,动圈式话筒能够将声音转变为微弱的电信号(交变电流),产生的电信号一般都不是直接送给扩音机,而是经过一只变压器之后再送给扩音机放大,变压器的作用是能够减少电信号沿导线传输过程中的电能损失,关于话筒内的这只变压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升压变压器,因为P=UI,升压后,电流减小,导线上损失的电能减少
B.一定不是升压变压器,因为P=$\frac{{U}^{2}}{R}$,升压后,导线上损失的电能会增加
C.一定是降压器,因为I2=$\frac{{{n}_{1}I}_{1}}{{n}_{2}}$,降压后,电流增大,使到达扩音机的信号加强
D.一定不是降压器,因为P=I 2R,降压后,电流增大,导线上损失的电能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小滑块与木板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将足够长的木板水平放置,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挡板相连,另一端紧靠带有遮光条的小滑块但不与之拴接,先用小滑块压缩弹簧至某一位置,释放后记录小滑块上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并测量小滑块停止时的位置B与光电门A的距离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的原长位置在光电门左侧.
(1)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为d=3.6mm;  
(2)实验中是否需要测量小滑块的质量?答:否(填“是”或“否”)
(3)该同学重复多次实验,记录多组(t.L)数据.并选择L为纵轴,$\frac{1}{{t}^{2}}$为横轴,拟合得到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若该直线的斜率为a,则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μ=$\frac{{d}^{2}}{2ag}$.(用题目中已有的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光滑弧形轨道竖直置于高度为H的桌面,轨道末端切线保持水平,
(1)将钢球从轨道上距桌面高度为h处由静止释放,钢球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落至地面,测出落点与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r,若钢球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钢球从释放到经过轨道末端,增加的动能△Ek=$\frac{mg{x}^{2}}{4H}$;
(2)若钢球从释放到轨道末端过程机械能守恒,则x与h理论上应满足的关系是x2=4Hh;
(3)为了验证钢球从释放到轨道末端过程机械能守恒,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C;
A.天平
B.弹簧测力计
C.刻度尺
D.秒表
(4)改变钢球在轨道上的释放高度,记录释放点距桌面高度h和钢球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x,重复实验获得多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连线,若得到图象如图2,也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则应做出的实验图象是B(填选项前的符号)

A.x-h图象 B.x2-h图象 C.x-H图象  D.x2-H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为验证机械能守恒,某同学完成实验如下:该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他进行了下面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a示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C,操作不当的步骤是B.
②设重锤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b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相邻的连续点.根据测得的s1、s2、s3、s4写出重物由B点到D点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mg(s3-s1),动能增量的表达式$\frac{m{s}_{4}({s}_{4}-2{s}_{2})}{8{T}^{2}}$.由于重锤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该实验的动能增量总是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③该同学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并以$\frac{{v}^{2}}{2}$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图象,应是图中的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①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甲方案更易于操作;简述理由因为甲方案拉木块时不需要匀速拉动,便于控制.
②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150N,当甲中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b示数为110N,则A、B间的动摩擦力为60N,动摩擦因数为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对于不同型号的干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号干电池的电动势等于5号干电池的电动势
B.1号干电池的容量小于5号干电池的容量
C.1号干电池的内阻大于5号干电池的内阻
D.把1号和5号干电池分别连入电路中,若电流I相同,它们做功的快慢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