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一质量M=0.5kg的物体,以v0=4m/s的初速度沿水平桌面上滑过S=0.7m的路程后落到地面,已知桌面高h=0.8m,着地点距桌沿的水平距离S1=1.2m,求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是多少?(g取10m/s2

分析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从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答 解:根据h=$\frac{1}{2}g{t}^{2}$得,t=$\sqrt{\frac{2h}{g}}=\sqrt{\frac{2×0.8}{10}}s=0.4s$,
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frac{{s}_{2}}{t}=\frac{1.2}{0.4}m/s=3m/s$,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frac{{{v}_{0}}^{2}-{v}^{2}}{2{s}_{1}}=\frac{16-9}{2×0.7}=5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
代入数据解得μ=0.5.
答: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以及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0°.一可视为质点且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10N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sqrt{3}}{6}$,斜面足够长.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试求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运动的加速度.
(2)若力F作用时间t=1.2s后撤去,试求物体在上滑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m(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外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打O点运动到打C点,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7.62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7.56J.(取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是一幅平抛物体与自由落体对比的频闪照片.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平抛物体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仔细测量可以证明平抛物体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的.
②根据图中数据,试求该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0.37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以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当物体的竖直位移大小为0.8m时,其水平位移大小为(  )
A.1.6mB.2$\sqrt{2}$mC.4mD.4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牛顿通过实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
C.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D.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A点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被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当它达到B点时,其机械能为(  )
A.$\frac{1}{2}$mv02+mghB.$\frac{1}{2}$mv02+mgHC.mgH-mghD.$\frac{1}{2}$mv02+mg(H-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一斜坡上P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上另一点Q,斜坡的倾角为θ,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该星球的质量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准确的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值,
(1)应选择下列给出的实验器材有:
A.1m左右的细线.B.10m左右的细线.
C.直径2cm的铅球.                   
D.直径2cm的铁球.
E.秒表                              
F.时钟
G.最小刻度值是厘米的直尺            
H.最小刻度值是毫米的直尺.
所选的器材是ACEH(选项用给出的字母表示).
(2)实验时最大摆角要求是小于等于50
(3)如图:已知任意两点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可求得g=$\frac{4{π}^{2}({X}_{2}-{X}_{1})}{{Y}_{2}-{Y}_{1}}$.
(4)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的半径,其他操作、计算准确无误,则他的测量结果比真实值不变”(填“偏大”、“偏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