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

分析 实验中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这样计数点间的距离大些,测量时相对误差较小;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在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大,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

解答 解:A、选取计数点可以使用于测量的相邻点的间隔增大,在用直尺测量这些点间的距离时,误差较小,故A正确;
BD、在实验中,如果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过小,那么打出的点就过密,长度测量的误差较大,因此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些,而使小车加速度增大的常见方法是,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以增大拉力,故B错误,D正确;
C、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应舍去纸带上过于密集和点迹不清晰的点,故C正确.
故选:ACD.

点评 正确解答实验问题的前提是明确实验原理,从实验原理出发进行分析所需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所测数据等,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副线圈接有三盏相同的灯(不计灯丝电阻的变化),灯上均标有(36V,6W)字样,此时L1恰正常发光,图中两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其中电流表显示读数为0.5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3:1
B.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18W
C.电压表的读数为36V
D.若L3突然断路,则L1变暗,L2变亮,输入功率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的木桩上,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最初弹簧处于水平且为原长,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时弹簧刚好竖直,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弹簧的长度为l,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F=$\frac{2mgl-2{E}_{p}}{l}$B.F=$\frac{3mgl-2{E}_{p}}{l}$C.a=$\frac{2mgl-2{E}_{p}}{ml}$D.a=$\frac{2mgl-{E}_{p}}{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小孙和小李课间休息时,看见一同学正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匀速推动一个大书箱搬运书籍,爱搞恶作剧的小孙就上前“帮倒忙”,可是当小孙对大书籍施加某方向的力F后,发现大书箱的运动状态下不受影响,热心的小李上前“帮正忙”,可是当小李对大书箱施加另一方向的力F后,发现对大书箱的运动状态有没有造成影响,试问小孙和小李同学施加的力F的方向可能是以下选项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有一根细长且均匀的空心金属管线,样品横截面如图1所示,长约30cm,电阻约为5Ω,已知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ρ,现在要尽可能精确测定它的内径d.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管线外径D时刻度的位置如图2a所示,从图中读出外径为5.200 mm,应用毫米刻度尺(选填“厘米刻度尺”或“毫米刻度尺”)测金属管线的长度L;

(2)测量金属管线的电阻R,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开关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A.电压表0~3V,内阻约10kΩ;           B.电压表0~15V,内阻约50kΩ;
C.电流表0~0.6A,内阻约0.05Ω;         D.电流表0~3A,内阻约0.01Ω;
E.滑动变阻器,0~10Ω;                  F.滑动变阻器,0~100Ω.
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A,电流表应选C,滑动变阻器应选E;(填序号)
(3)实验中某同学的实物接线如图2b所示,请指出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1: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
错误2: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4)用已知的物理常数和应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均用符号表示),推导出计算金属管线内径的表达式d=$\sqrt{{D}^{2}-\frac{4ρIL}{π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在建筑工地,民工兄弟用两手对称水平使力将两长方体水泥制品夹紧并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匀加速搬起,其中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水平作用力为F,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此过程中,A、B间的摩擦力为(  )
A.μFB.$\frac{1}{2}$m(g+a)C.m(g+a)D.$\frac{3}{2}$m(g+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与一电压恒定的电源相连,极板水平放置,极板间距为D,在下极板上叠放一厚度为d的金属板A,d<D,其上部空间有一带负电的粒子P静止在电容器中,当把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后,粒子P开始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的电容变大B.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C.上极板所带电荷量变小D.粒子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frac{d}{D}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重现象只会发生在物体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 超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现象只会发生在物体竖直向下运动过程中.失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减少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重力全部消失
D.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