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B=20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10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杆一端栓在木箱A上,另一端连接在光滑的转轴上,轻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现用水平方向大小为200N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37°=0.6 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求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

分析 先对A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根据A物体受力平衡列式,再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根据平衡条件列式,联立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 解:A物体受力如图,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得到:
F1cos37°=Ff
mAg+F1sin37°=FN1
Ff12FN1
A、B看成一整体受力如图所示,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得到:
F=F1cos37°+Ff2
FN2=(mA+mB)g+F1sin37°
Ff22FN2
联立方程解得:μ2=$\frac{1}{3}$
答: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为$\frac{1}{3}$.

点评 本题是两个物体平衡问题,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研究,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后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0×108m/s
B.在电磁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电磁波就是声波
D.电磁波没有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轻绳把一个小铁球悬挂在离水平地面高为2L的O点,小铁球以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恰能到达最高点B处.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运动到最高点轻绳断开,则小铁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
A.$\sqrt{3gL}$B.$\sqrt{6gL}$C.$\sqrt{7gL}$D.3$\sqrt{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绿光照射该金属一定发生光电效应
B.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重核裂变过程生成中等质量的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一定减少
D.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
E.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
F.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一根轻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人和板,人站在板上以100N的拉力拉绳,人和板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人的质量为60kg,板的质量为40kg,(g取10N/kg).求:
(1)地面与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人受到板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人骑自行车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1m、2m、3m、4m,则(  )
A.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B.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C.4s末的瞬时速度为4m/sD.1s末的速度为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的规律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一轻绳系住一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在O点,在最低点给小球一水平初速度,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做圆周运动,若在水平半径OP的中点A处钉一枚光滑的钉子,仍在最低点给小球同样的初速度,求小球向上通过P点后将绕A点做圆周运动,到达最高点N时,绳子的拉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一个长为L1、宽为L2、电阻为R的单匝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从图中位置开始,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一圈,则外力要对线圈做的功是$\frac{{B}^{2}{L}_{1}^{2}{L}_{2}^{2}ωπ}{R}$,若线圈从图示位置匀速转过90°,角速度仍为ω,则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线圈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量为$\frac{B{L}_{1}{L}_{2}}{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