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
A.2s末物体返回出发点
B.4s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C.1s末与5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1s末与3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

分析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线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

解答 解:A、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所以2s末物体位移为正值,没有回到出发点,故A错误.
B、在4s末前后物体的速度均为负值,即运动方向一直为负方向未改变,故B错误.
C、由图象的对称性可以看出31末与5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1s末速度为正,3s末的速度为负,方向相反,0-4s内加速度不变,则1s末与3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要注意上下面积之和为零时,位移等于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一个物体在几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把其中一个向东的大小为10N的力反向,其他每个力不变 则这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等于20N,方向向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设计师陈建军提出高速不停站火车,而乘客可上下车的设想,他的方案如下:就是在传统火车轨道的正上方再铺设一组轨道,用于一个吊舱开始加速启动,当吊舱速度与火车相同时,吊舱锁住火车车顶,乘客通过一个楼群梯进入或离开底下的火车车厢.乘客上下车完毕时,吊舱解除和火车的锁定.如果不停站火车过站台时速度控制在v=72km/h匀速运行,已知吊舱加速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恒定且为a=2m/s2,吊舱锁住火车给乘客上下车的时间为t=5min.求:

(1)火车正上方提供吊舱运行的轨道至少要多长;
(2)如果传统火车过站也停5min让乘客上下车,已知传统火车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0=1m/s2,北京到广州中间经过30个站台,则新方案使火车从北京到广州缩短了几分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水平桌面上放一质量M=1kg、长为L=1.5m的木板,板上最右端放一质量m=2kg的滑块(可看做质点).若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3,设滑动摩檫的最大静摩擦力相同,g=10m/s2
(1)当以水平力F拉木板时,若滑块与木板一起以加速度a=1m/s2运动,求此时滑块与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2)如果将木板从物体下面抽出来,至少需要用多大的力?
(3)若F=21N,求滑块从木板上掉下的时间t为多少?此时木板和滑块的速度是多少?此时木板和滑块的位移为多少?(注意:必须对物体隔离法或整体法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三个共点力F1、F2、F3的大小分别为2N、6N和8N,这三个力的合力范围是0≤F≤1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在匀速电场中有棱长为2cm,∠A=60°的菱形ABCD.已知A点、B点、D点电势分别为6V、4V、2V,则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A.电子在C点具有的电势能为-leV,场强大小为100V/m
B.AD间的电势差大于BC的间电势差
C.若在A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子,它将沿AC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电子在C点具有的电势能为0,场强大小为200V/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在Ⅱ、Ⅲ象限存在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方向与y轴负向成45°,Ⅰ、Ⅳ象限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指向里.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P点由静止释放,P点离y轴距离为$\sqrt{2}$L,电荷离开电场后刚好从坐标原点O进入磁场,若电荷在磁场中的轨迹与x轴交点为M,电荷所受重力忽略不计.求
(1)电荷经过O点时的速度.
(2)电荷在磁场中的轨迹半径.
(3)电荷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同学做“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和E;
②遗漏的内容是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和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如图甲所示,万能角度尺是利用游标读数原理来直接测量工件角度或进行划线的一种角度量具.它有一个可转动的圆盘(即主尺),在圆盘的边缘标有表示圆心角的刻度,在圆盘的外侧有一个固定不动的圆弧状的游标尺.如图乙所示,主尺上29°对应的弧长与游标尺上30格对应的弧长相等.图乙中万能角度尺所测量的角度为46.5°.

(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先正确平衡摩擦力,并利用钩码和小车之间连接的力传感器测出细线上的拉力,改变钩码的个数,确定加速度与细线上拉力F的关系.
(1)下列图象中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A

(2)某次实验中打出如图丁所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这个加速度值a=0.8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