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如图所示,变阻器R1的变化范围为0~10Ω,电源电动势ε=6V,电源电阻r=1Ω,电阻R2=5Ω,R3=4Ω.求:
(1)R1取何值时,R1有最大功率?此时R1的最大功率为多少?
(2)R1取何值时,R2或R3有最大功率?
(3)R1取何值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为多少?

分析 (1)将出去R1的部分视为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开路电压,等效电源的内电阻等于将电源换成导线时两端的电阻;当R1的电阻值等于等效电源的电阻时,等效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2)R2与R3都是定则电阻,当其两端电压最大时,功率最大;
(3)当外电路的电阻值与电源的电阻越接近,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

解答 解:(1)视R3为电源内阻,R2再与该电源内阻并联,求出等效电源内阻(此时外电路就一个R1)r
r=$\frac{{{R_2}({{R_3}+r})}}{{{R_2}+{R_3}+r}}$=$\frac{2×(4+1)}{5+4+1}$=2.5Ω,
R1=r=2.5Ω时,R1有最大功率.此时R1与R2并联,有:
${R_{12}}=\frac{{{R_1}{R_2}}}{{{R_1}+{R_2}}}=\frac{2.5×5}{2.5+5}=\frac{5}{3}$Ω,
R1两端电压为:${U}_{1}=\frac{{R}_{12}}{{R}_{12}+{R}_{3}+r}•ε=\frac{\frac{5}{3}}{\frac{5}{3}+4+1}×6=\frac{3}{2}V$,
所以,R1的最大功率为:${P_{1m}}=\frac{{{U_1}^2}}{R_1}=\frac{{{{({1.5})}^2}}}{2.5}$=0.9W;
(2)R2有最大功率时,R1最大,故有:R1=10Ω;
R3有最大功率时,R1应最小,故有:R1=0;
(3)因为外电路电阻一定大于内阻,外电路电阻越小,电源输出功率越大,因此,当R1=0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为:
P出m=P3m=${(\frac{ε}{{R}_{3}+r})}^{2}•{R}_{3}=({\frac{6}{4+1})}^{2}×4=5.76W$;
答:(1)R1取2.5Ω时,R1有最大功率,此时R1的最大功率为0.9W;
(2)R1取10Ω时,R2有最大功率;R1取0时,R3有最大功率;
(3)R1取0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为5.76W.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的内电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而对于定值电阻,其两端的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测量小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挡板可固定在桌面上,轻弹簧左端与挡板相连,图中桌面高为h,O1、O2、A、B、C点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
实验过程一:挡板固定在O1点,推动滑块压缩弹簧,滑块移到A处,测量O1A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滑块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面上的P点,测出P点到桌面右端的水平距离为x1
实验过程二:将挡板的固定点移到距O1点距离为d的O2点,如图乙所示,推动滑块压缩弹簧,滑块移到C处,使O2C的距离与O1A的距离相等.滑块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面上的Q点,测出Q点到桌面右端的水平距离为x2
 
(1)为完成本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必须测出小滑块的质量         B.必须测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C.弹簧的压缩量不能太小         D.必须测出弹簧的原长
(2)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frac{{x}_{1}^{2}{-x}_{2}^{2}}{4dh}$(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小红在进行实验过程二时,发现滑块未能滑出桌面.为了测量小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滑块停止滑动的位置到B点的距离.
(4)某同学认为,不测量桌面高度,改用秒表测出小滑块从飞离桌面到落地的时间,也可测出小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此实验方案不可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滑块在空中飞行时间很短,难以把握计时起点和终点,秒表测时间误差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在利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

(1)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共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其中正确的是D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sqrt{2gh}$计算瞬时速度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袋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frac{{v}^{2}}{2g}$计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袋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2)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在打出的纸带上选取连续打出的五个点A、B、C、D、E,如图所示.测出A点距离起始点O的距离为s0,A、C两点间的距离为s1,C、E两点间的距离为s2,根据前述条件,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关系式32g(s0+s1)=f2(s1+s22,即验证了物体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而在实际的实验结果中,往往会出现物体的动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有220V、100W灯泡一个,其工作时灯丝电阻是484Ω.若每天使用5小时,则8月份耗电15.5度,若每度电的费用为0.56元,则应付电费8.68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圆环状弹性物块A(可视为质点),套在质量为m=1kg、长L=6.9m的直立均匀杆B上端,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f=mg,且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杆下端距地面高H=0.8m,重力加速度为g=10m/s2,将杆和物块均从静止开始释放,杆下端与地面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不计碰撞时间及空气阻力,求:
(1)杆第一次刚要触地时速度的大小v0
(2)物块在杆上运动的时间;
(3)物块刚要触地时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为寻找月面上平坦着陆点,嫦娥三号先在月面上方100m高空的A点悬停,然后从A点出发沿水平面上轨迹ABCDBE运动,如图所示.嫦娥三号在AB段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0.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圆周BCDB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BE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E时速度恰好为零,E点是理想着陆点F的正上方.已知AB长10m、BE长20m、圆BCDB半径为$\frac{10}{π}$m,设嫦娥三号质量为300kg,忽略喷气对嫦娥三号质量的影响,求:
(1)在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嫦娥三号的最大速率;
(2)BE段减速过程中嫦娥三号所受的合外力;
(3)从A到E过程中嫦娥三号运动的总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D.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a、b分别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其中a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b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乙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t1时刻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等、速度相等
C.t1到t2时间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D.0~t2时间内物体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甲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如图所示,五块完全相同的木块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与地面间的摩擦不计.当用力F推1使它们共同加速运动时,第2块木块对第3块木块的推力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