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两颗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1和R2、若m1=2m2、R1=4R2,则它们的周期之比T1:T2是多少?

分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到行星的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式,再进行求解.

解答 解: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frac{{R}^{3}}{{T}^{2}}$=k得:它们的周期之比为$\frac{{T}_{1}}{{T}_{2}}=\sqrt{\frac{{{R}_{1}}^{3}}{{{R}_{2}}^{3}}}=\frac{8}{1}$.
答:它们的周期之比T1:T2是8:1.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开普勒第三定律,熟练运用比例法求解.也可以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关于万有引力公式F=G$\frac{{m}_{1}{m}_{2}}{{r}^{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只适用于星球之间的引力计算,不适用于质量较小的物体
B.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0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D.公式适用于两质点;也适用于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应取两球心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牛顿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B.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m的结论
C.根据F∝m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F∝m1、m2
D.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居里夫人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B.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压力和温度对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没有任何影响
D.贝克勒耳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那么小球从接触弹簧开始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保持竖直),下列关于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
B.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小球的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总和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2,它在某1s内通过的距离是15m,问:
(1)物体在这1s以前已运动了多长时间?
(2)物体在这1s以前已经通过了多少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工件,由AB和BD两部分组成,其中AB部分为光滑的圆弧,∠AOB=37°,圆弧的半径R=O.5m,圆心0点在B点正上方;BD部分水平,长度为0.2m,C为BD的中点.现有一质量m=l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端由静止释放,恰好能运动到D点.(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为使物块恰好运动到C点静止,可以在物块运动到B点后,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F应为多大?
(2)为使物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为零,也可先将BD部分以B为轴向上转动一锐角θ,θ应为多大?(假设B处有一小段的弧线平滑连接,物块经过B点时没有能量损失)
(3)接上一问,求物块在BD板上运动的总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试根据平抛运动原理设计“测量弹射器弹丸出射初速度”的实验方案,提供的实验器材为弹射器(含弹丸,见图)、铁架台(带有夹具)、米尺.

(1)在安装弹射器时应注意弹射器必须保持水平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为弹丸下降高度h和水平射程x
(3)弹射器每次射出的弹丸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由高度决定.
(4)初速度计算公式为v0=x$\sqrt{\frac{g}{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一人造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试比较该卫星在近地点与远地点时的重势能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