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
(2)如果没有平衡摩擦力的话,就会出现当有拉力时,物体不动的情况.得出图象弯曲的原因是:未满足沙和沙桶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frac{1}{{m}_{2}}$-a的关系式,然后结合图象的斜率与截距进行求解.
(4)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
解答 解:(1)A、根据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这一原理来平衡摩擦力,即满足mgsinθ=μmgcosθ,即tanθ=μ,与质量无关,所以增减砝码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A错误.
B、由于实验过程非常短暂,为了得到更多的数据,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B错误.
C、为了保证钩码的重力等于细绳的拉力,钩码的质量m1应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质量m2,故C错误.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为了得出线性关系,应作a-$\frac{1}{{m}_{2}}$图象,故D正确.
故选:D.
(2)没有平衡摩擦力,则在钩码有一定质量后,小车才具有加速度,故丙正确.
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太大,不再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质量,故选:C.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1g-μm2g=m2a,结合$\frac{1}{{m}_{2}}-a$图象,可得:$\frac{1}{{m}_{2}}$=$\frac{μ}{{m}_{1}}$$+\frac{1}{{m}_{1}g}a$,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因此钩码的质量${m}_{1}=\frac{1}{gk}$,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b}{gk}$.
(4)根据${s}_{4}-{s}_{1}=3a{T}^{2}$得,$a=\frac{{s}_{4}-{s}_{1}}{3{T}^{2}}=\frac{(2.62-1.24)×1{0}^{-2}}{3×0.01}$=0.46m/s2.
故答案为:(1)D,(2)丙,C,(3)$\frac{b}{gk}$,$\frac{1}{gk}$,(4)0.46.
点评 会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分析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和让小车的质量M远远大于钩码的质量m,且会根据原理分析实验误差,同时掌握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与图象的斜率与截距综合求解的方法.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重力对两物体做功不同 | B. | 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 ||
C. | 到达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A<PB | D. | 到达底端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 |
B. | 每次实验中,要求相同的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 | |
C. | 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 |
D. | 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第1秒内表示的是时刻 | |
B. |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 | |
C. | 物体在5s内就是指物体在4s末到5s末的这1s时间 | |
D. | 物体在第5s内就是指物体在4s末到5s末的这1s的时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