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质量为m=1kg的物体静置于倾角为θ=37°的固定且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底端,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经过t=1s时撤去拉力,再经过t=1s,物体又恰好滑回底端.(g取10m/s2)求:(1)拉力F的大小;(2)物体上滑的最大距离.

分析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和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F的大小.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和上滑时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求出上滑的最大距离.

解答 解:撤去拉力后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然后返回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不变,加速度${a}_{2}=gsin37°=10×0.6m/{s}^{2}=6m/{s}^{2}$,
设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1
有:$\frac{1}{2}{a}_{1}{t}^{2}=-(vt-\frac{1}{2}{a}_{2}{t}^{2})$,v=a1t,
代入数据解得a1=2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_{1}=\frac{F-mgsin37°}{m}$,
代入数据解得F=8N.
物体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_{1}=\frac{1}{2}{a}_{1}{t}^{2}=\frac{1}{2}×2×1m=1m$,向上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x}_{2}=\frac{{v}^{2}}{2{a}_{2}}=\frac{(2×1)^{2}}{12}m=\frac{1}{3}m$,
则上滑的最大距离x=${x}_{1}+{x}_{2}=1+\frac{1}{3}m=\frac{4}{3}m$.
答:(1)拉力的大小为8N.
(2)上滑的最大距离为$\frac{4}{3}m$.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理论上已经证明:电荷均匀分布的球壳在壳内产生的电场为零.现有一半径为R、电荷均匀分布的实心球体,O为球心,以O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如图所示.关于该带电小球产生的电场E随x的变化关系,下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B.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C.布朗运动反映了固体小颗粒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晶体熔化时吸热,但分子平均动能并不增加
E.完全失重状态下的气体压强一定不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乙,静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甲,以某一初速度向右滑行一段距离L后与前方的乙物体发生碰撞,碰撞之后两物体粘在一起又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l后停下来,已知M=4m,l=$\frac{8}{25}$L,甲、乙两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
①甲物体碰撞之前的速度v1和碰撞之后的速度v2的比值;
②为避免甲、乙两物体碰撞,最初它们相距的最短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三根彼此绝缘的无限长直导线的部分ab、cd、ef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O为三角形的中心,M、N分别为O关于导线 ab、cd的对称点,当三根导线中通以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的电流时,M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1,O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2,若将导线ab中的电流撤去,而保持另两段导线中的电流不变,则N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
A.B1+B2B.B1-B2C.$\frac{1}{2}$(3B2-B1D.$\frac{1}{2}$(B1+B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们验证的原理是:看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n与其动能的增加量△Ek=$\frac{1}{2}$mvn2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实验中在计算纸带上某一点的速度时,甲同学用vn=g(nT)来计算,乙同学用vn=$\frac{{x}_{n}+{x}_{n+1}}{2T}$来计算,其中乙(填“甲”或“乙”)同学的计算方法更符合实验要求;在代入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时,甲用a=$\frac{{x}_{M}+{x}_{N}}{(M-N){T}^{2}}$计算出重物下落的实际加速度并代入.乙同学用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代入,其中乙(填“甲”或“乙”)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某同学采用正确计算方法进行实验和计算,结果发现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Ek.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以及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力引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第一个用油滴法测出了元电荷的电荷量,其实验是利用作用在油滴上的电场力和重力平衡而测量电荷量的,电场由两块带电平行板产生.实验中,若两块极板的电势差为U时,半径为r、电荷量为2e的油滴保持静止状态;当电势差增加到4U时,半径为2r的另一滴油滴也保持静止状态,则该油滴所带的电荷量为4e.(球的体积公式为V=$\frac{4π{r}^{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自然过程中熵总是增加的,其原因是因为有序是不可能实现的
B.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C.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的缘故
D.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估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假设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2:1,行星绕太阳运行周期之比为1:2,则两行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frac{1}{\root{3}{4}}$,受太阳的引力之比是$4\root{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