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小球自由下落,落在一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小球在a点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在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作用,则(  )
A.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少B.小球的重力热能一直增大
C.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D.小球的机械能不变

分析 开始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从B点接触弹簧,弹力逐渐增大,开始小于重力,到BC间某位置等于重力,后大于重力,因此,小球从B到C过程中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到C点速度减为零,弹簧压缩到最短,因此明确了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运动情况,根据功能关系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 解:A、当小球重力等于弹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即动能最大,该位移处于B与C之间,故A错误;
B、由于小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始终做正功,因此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小,故B错误;
C、在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小球一直克服弹簧的弹力做功,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故C正确;
D、以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小球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因此,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小球的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小球的运动情况和整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特别是小球从B到C的过程,先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不断增加的减速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大
C.液体的表面张力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D.同一中物质不可能呈现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如图所示,一个闭合三角形导线框ABC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下方(略靠前)固定一根与线框平面平行的水平直导线,导线中通以图示方向的恒定电流.释放线框,它由实线位置下落到虚线位置未发生转动,在此过程中(  )
A.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依次为ACBA→ABCA
B.线框的磁通量为零的时,感应电流却不为零
C.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依次为向上→向下
D.线框在导线下方时加速度大小小于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测量量表示:
(Ⅰ)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mgR-$\frac{mg{s}^{2}}{4h}$;
(Ⅱ)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R}{L}$-$\frac{{s}^{2}}{4hL}$.
(2)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通过多次实验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
(Ⅱ)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外,其它问题可能是Q释放点偏低;或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或B处衔接不平滑等.(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是蹦床运动员落在弹簧床面的示意图,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运动员有一段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的缓冲过程,忽略空气阻力,在此过程中(  )
A.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B.运动员所受合外力方向竖直向上
C.运动员对弹簧床压力大于弹簧床对运动员支持力
D.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少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静电场中将一个带电量为q=-2×10-9C的点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已知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1.0×104V,在此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他力做的功为W=6.0×10-5J,则该点电荷的动能(  )
A.增加了4.0×10-5JB.减少了4.0×10-5JC.增加了8.0×10-5JD.减少了8.0×10-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AB和CD的半长径为R=1m的$\frac{1}{4}$圆弧形光滑轨道,BC为一段长2m的水平轨道质量为2kg的物体从轨道A端由静止释放,若物体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g取10m/s2)求:
(1)物体第1次沿CD弧形轨道可上升的最大高度;
(2)物体最终停下来的位置与B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同学根据平抛运动原理设计粗测玩具手枪弹丸的发射速度v0的实验方案,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自不量力和加速度为g,但没有计时仪器.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器材是刻度尺;
(2)用玩具手枪发射弹丸时应注意:枪杆要水平;
(3)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是(并在图中用字母标出)高度h,水平位移x;
(4)计算公式v0=x$\sqrt{\frac{g}{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某实验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已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5,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0,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球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读数如图).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当摆球的直径约为2cm时,比较合适的摆长应选A.
A.100cm   B.30cm   C.10cm
(2)从图可知,摆球的直径d=20.3mm;
(3)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周期T的表达式为T=$\frac{2t}{n}$;
(4)写出用上述所测物理量求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frac{{n}^{2}{π}^{2}}{{t}^{2}}(L′+\frac{d}{2})$;
(5)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BD.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做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做为摆长来计算
(6)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frac{4{π}^{2}}{k}$.(用k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