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如图所示,空间区域Ⅰ、Ⅱ有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MN、PQ为理想边界,Ⅰ区域高度为d,Ⅱ区域的高度足够大.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Ⅰ、Ⅱ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均为B,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里和向外.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小球从磁场上方的O点由静止开始下落,进入场区后,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试判断小球所带电性并求出电场强度的大小E;
(2)若带电小球运动一定时间后恰能回到O点,求释放时距MN的高度h0
(3)若小球释放时距MN的高度kh0,求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距释放点的距离x.

分析 (1)根据小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方向的关系判断小球电性,根据电场力与重力的关系求出电场强度大小.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小球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小球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作出小球的运动轨迹,由几何知识求出轨道半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答题.
(3)若小球释放时距MN的高度kh0,得到轨迹半径,根据几何知识求出小球第一次返回最高点距释放点的距离,再根据周期性解答.

解答 解:(1)小球进入电磁场后恰好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则重力与电场力平衡,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重力竖直向下,则电场力竖直向上,而电场强度向上,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则小球带正电;
由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得:qE=mg
则电场强度:E=$\frac{mg}{q}$
(2)带电小球进入磁场前做自由落体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0=$\frac{1}{2}$mv2
小球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轨迹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vB=m$\frac{{v}^{2}}{R}$
由于小球在Ⅰ、Ⅱ两个区域运动过程中q、v、B、m的大小不变,则三段圆周运动的半径相等,以三个圆心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R,内角为60°,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可得:
R=$\frac{d}{sin60°}$=$\frac{2\sqrt{3}d}{3}$
解得:h0=$\frac{2{q}^{2}{B}^{2}{d}^{2}}{3{m}^{2}g}$
(3)若小球释放时距MN的高度kh0,可得:
R′=$\sqrt{k}$R=$\frac{2\sqrt{3k}}{3}d$
小球第一次返回最高点距释放点的距离为:
x1=2R′-4$\sqrt{R{′}^{2}-{d}^{2}}$=$\frac{4}{3}(\sqrt{3k}-\sqrt{12k-9})d$
显然,要求k>$\frac{3}{4}$,否则小球画一个半圆返回到O同高处,又由周期性,得小球运动到最高点距释放点的距离为:
x=$\left\{\begin{array}{l}{n{x}_{1}=\frac{4}{3}(\sqrt{3k}-\sqrt{12k-9})nd,当k>\frac{3}{4}时}\\{2nR′=\frac{4}{3}\sqrt{3k}nd,当k≤\frac{3}{4}时}\end{array}\right.$(n=1,2,3,…)
答:(1)小球带正电,电场强度的大小E为$\frac{mg}{q}$;
(2)若带电小球运动一定时间后恰能回到O点,释放时距MN的高度h0是$\frac{2{q}^{2}{B}^{2}{d}^{2}}{3{m}^{2}g}$.
(3)若小球释放时距MN的高度kh0,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距释放点的距离x是:x=$\left\{\begin{array}{l}{n{x}_{1}=\frac{4}{3}(\sqrt{3k}-\sqrt{12k-9})nd,当k>\frac{3}{4}时}\\{2nR′=\frac{4}{3}\sqrt{3k}nd,当k≤\frac{3}{4}时}\end{array}\right.$(n=1,2,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带电小球在磁场中的运动,分析清楚小球的运动过程,作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功的计算公式即可正确解题;分析清楚运动过程、作出小球运动轨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为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铁架台(也可利用桌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低压直流电源,天平,秒表,毫米刻度尺,导线,.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低压直流电源、天平、秒表;缺少的器材是重锤.
②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测出所用重物的质量m=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7.776J,动能的增加量为7.556J(取3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摩擦.为了减小误差,悬挂在纸带下的重物的质量应选择大一些的.
④如果以$\frac{{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frac{{v}^{2}}{2}$-h的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该线的斜率等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力F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1=2m/s2,力F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2=4m/s2.当F1和F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1m/s2B.4m/s2C.6m/s2D.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半球形光滑容器内,放置一细杆,如图所示,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A、B两点,则容器上A、B两点对细杆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  )
A.均竖直向上B.均指向球心
C.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竖直向上D.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垂直于细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质量为m的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大小为F,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如果从某时刻起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后金属块的加速度;
(3)撤去拉力后金属块在水平桌面上还能滑行的距离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一物体受两个力F1、F2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若保持F1恒定而将F2逐渐减小到零后又逐渐增大到原值(方向一直保持不变),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  )
A.速度增大,位移增大B.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C.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增大D.加速度和速度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图中圆形虚线是某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带电粒子A、B从P点均沿等势线的切线方向射入电场,A粒子由P运动到a、B粒子由P运动到b、运动的部分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若带电粒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则带电粒子运动过程中(  )
A.A的电势能增大,B的电势能减小B.A的电势能减少,B的电势能增大
C.A、B的电势能都增大D.A、B的电势能都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是一传送装置,其中AB段粗糙,AB段长为L=1m,动摩擦因数u=0.5,BC、DEN段均可视为光滑,DEN是半径为r=0.5m的半圆形轨道,其直径DN沿竖直方向,C位于DN竖直线上,CD间的距离恰能让小球自由通过.其中N点又与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的右端平滑对接,传送带以4m/s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小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0.5.左端竖直墙上固定有一轻质弹簧,现用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压缩弹簧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和弹簧不粘连),小球刚好能沿圆弧DEN轨道滑下,而始终不脱离轨道.已知小球质量m=0.2kg,g取10m/s2
(1)求小球到达D点时速度的大小及弹簧压缩至A点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
(2)小球第一次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多长的痕迹?
(3)如果希望小球能沿着半圆形轨道上下不断地来回运动,且始终不脱离轨道,则传送带的速度应满足什么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下面对某原子核衰变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放出一个β粒子后,原子核的中子数减少1,原子序数少1
B.放出一个β粒子后,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中子数减少1,质子数增加1
C.放出一个α粒子后,原子核的质量数少4,电荷数少2
D.γ射线是处于较高能级的原子核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