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现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上升到距地面高h处,又落回到抛出点,假设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则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E(选取地面为零势能面)随小球路程s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分析 根据E-s图象的斜率等于阻力,分析小球的机械能的不变化关系即可.

解答 解: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速率成正比,根据功能关系可知:△E=f△s
可知在单位长度的路程上,小球机械能的变化与受到的阻力成正比,而由题意,f∝v
所以在单位长度的路程上,小球机械能的变化与小球的速度大小成正比.这反映在小球的机械能E随小球的路程变化的图象中,则图象的斜率:
k=$\frac{△E}{△s}$∝$\frac{v•△s}{△s}=v$
即图象的斜率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
小球在上升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所以E-s图象中的斜率逐渐减小;当小球下落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逐渐增大,所以小球的E-s图象中的斜率逐渐增大,故AB错误;
又由于小球速度空气的阻力,机械能逐渐减小,所以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与小球上升的过程比较,在同一点的速率下落的过程比较小,所以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减小的机械能小于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减小的机械能.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的关键是明确E-s图象上某点的切线斜率的斜率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同时要明确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与小球上升的过程比较,在同一点的速率下落的过程比较小,所以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在同一个位置小球受到的阻力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用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分别组成甲、乙两个弹簧振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  )
A.两弹簧振子质量相等
B.两弹簧振子所受回复力最大值之比为F:F=2:1
C.振子甲速度为零时,振子乙速度最大
D.振子的振动频率之比f:f=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状态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过程ab中气体的内能增加B.在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C.在过程ab中气体对外界做功D.在过程bc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E.在过程c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根据如图所给图片及课本中有关历史事实,结合有关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的示意图,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的条件是入射光的波长不小于金属的“极限波长”
B.图2是链式反应的示意图,发生链式反应的条件之一是裂变物质的体积大于等于临界体积
C.图3是氢原子能级图,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可以产生6种光子
D.图4是氡的衰变规律示意图,氡的半衰期是3.8天,若有16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一定只剩下4个氡原子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长方体物块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P、Q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当它们从静止释放沿斜面滑下时,两物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块P对Q的摩擦力为(  )
A.μ1m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μ2m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C.μ2m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D.μ1m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同学想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选用器材如下:
电流表A1(量程50mA,内阻RA1约为10Ω) 
电流表A2(双量程,一量程为20mA,另一量程200mA)
电阻箱R(0~999.9Ω)
定值电阻R0(阻值为4.0Ω)
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并进行如下操作:
(1)实验中电流表A2选择200mA量程.
(2)将开关S1闭合,S2断开,调整电阻箱R,记下电流表A1、A2的示数I1=30.0mA、I2=120mA,则电流表A1的内阻RA1=12.0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保持S1闭合,再闭合S2,调整电阻箱R,记下电阻箱阻值分别为30.0Ω、90.0Ω时对应的电流表A1的示数分别为25.0mA、10.0mA.由此可求得E=4.0V,r=7.0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如图所示,质点A受3个力的作用静止在0点,其中F1=8N;F2=6N,方向与F1垂直,用铅笔作出这两个力的合力.由此可判断第三个力大小F3=1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为了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Ⅰ.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Ⅱ.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a 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B;Ⅲ.把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的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a 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和小球b相碰后,两小球分别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和C;
Ⅳ.用天平测出a、b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用刻度尺测量白纸上O点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为y1、y2和y3
根据上述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a和b发生碰撞后,小球a在图中痕迹应是C点.
(2)小球a下滑过程中与斜槽轨道间存在摩擦力,这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误差(选填“会”或“不会”)
(3)用本实验中所测得的物理量来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其表达式:$\frac{{m}_{a}}{\sqrt{{y}_{2}}}=\frac{{m}_{a}}{\sqrt{{y}_{1}}}+\frac{{m}_{b}}{\sqrt{{y}_{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实验室购买了一卷标称长度为100m的铜导线,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2.0mm2,查得铜在常温下的电阻率为1.78×10-8Ω•m,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整卷铜导线的电阻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可供使用的器材有:(不计铜线的温度变化)
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1Ω;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10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Ω;
定值电阻:R0=5Ω;
电源:电动势3V,内阻可不计;
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R应选R1(选填“R1”或“R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a(选填“a”或“b”)端.
(2)在实验图乙中,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实物图的连接.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43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示数为2.50V.
(4)导线实际长度为89.9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