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物理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重心、合力和分力、总电阻、磁感应强度都体现了等效替换的思想
B.质点和点电荷是两种不同的物理方法
C.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验证了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D.电场强度E=$\frac{F}{q}$、电势φ=$\frac{{E}_{p}}{q}$、电容C=$\frac{Q}{U}$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分析 伽利略提出了“落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的观点,合力与分力能够等效替代,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质点及点电荷采用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比值定义法的特点: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

解答 解:A、重心、合力和分力都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总电阻与磁感应强度却没有,故A错误;
B、质点及点电荷采用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所以质点和点电荷是同一种思想方法,故B错误;
C、伽利略提出了“落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的观点,不是速度跟位移成正比,故C错误;
D、电场强度与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无关,所以E=$\frac{F}{q}$,电场中的电势定义式,φ=$\frac{{E}_{p}}{q}$、及电容C由本身的性质决定,与所带的电荷量及两端间的电势差无关.所以C=$\frac{Q}{U}$都是属于比值定义法,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对于物理学上重要的实验和发现,可根据实验的原理、内容、结论及相应的物理学家等等一起记忆,不能混淆;
同时注意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用m、h分别表示同步卫星的质量和它离地面的高度,R、ω分别表示地球半径和自转角速度,g表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则同步卫星所受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大小是(  )
A.2RB.$\frac{mg{R}^{2}}{(R+h)^{2}}$C.m$\root{3}{{R}^{2}g{ω}^{4}}$D.2(R+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错误的是(  )
A.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B.用能量为10.3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 eV
D.用能量为14.0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C.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原子处于基态时最稳定,处于较高能级时会自发地向较低能级跃迁,用n表示氢原子所处能级状态的量子数,N表示由该能级状态发生跃迁时可能发出的不同波长的光谱线的数目,则(  )
A.当n=1时,N=1B.当n=2时,N=2C.当n=3时,N=3D.当n=4时,N=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ac.
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

(2)图2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cm、y2为45.0cm,A、B两点水平间距△x为40.0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2.0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C为4.0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极地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如图所示,若某极地卫星从北纬3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至南纬60°正上方,所用时间为t,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可看做球体),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条件可知(  )
A.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为$\frac{π}{2t}$
B.地球的质量为$\frac{gR}{G}$
C.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为$\frac{πR}{2t}$
D.卫星距地面的高度 ($\frac{4g{R}^{2}{t}^{2}}{{π}^{2}}$)${\;}^{\frac{1}{3}}$-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错误的是(  )
A.牛顿发现摆的等时性
B.伽利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
C.卡文迪许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
D.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运用电荷的作用公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所示,在放上小物体A之前,长木板B恰好沿C的足够长斜面匀速下滑,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的上表面光滑,在B匀速下滑过程中轻轻放上小物体A(C物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仍然匀速下滑
B.B减速下滑
C.A加速下滑
D.地面对C的摩擦力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