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张存浩:中国化学激光奠基人

张存浩,祖籍山东无棣县,1928年出生在天津。父亲张铸,曾留学美国,回国后担任天津化工局高级工程师。母亲龙文瑗,云南哈尼族人,知书达理。由于父亲工作忙,张存浩是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的。张存浩两岁时,母亲便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同时给他讲有意义的历史典故和做人的道理,希望他将来能像父亲一样成为一个有知识、爱国的人。渐渐地,在母亲精心启迪、教诲下,张存浩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上学后成绩一直很好。

然而就在张存浩按部就班读书时,震惊中外的抗日战争爆发了,日本侵略者大规模入侵,并在沦陷区学校推行奴化教育。面对这种情况,心有民族大义的龙文瑗不愿儿子接受这样的教育,与丈夫商量后,毅然把9岁的张存浩送到重庆,请他在重庆大学任教的姑姑、姑父代为抚养。张存浩的姑姑、姑父悉心照料、培养着张存浩,或许是受姑姑、姑父潜移默化的影响,上中学后张存浩对物理和化学情有独钟,学起来劲头十足,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回来向姑姑、姑父请教,成绩在班级里始终名列前茅。姑姑、姑父身上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献身祖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言行,对张存浩影响很大。

没多久,这种相对平静的学习生活,在日本侵略者的肆虐中被打破。目睹日军的恶行,屈辱感在年少的张存浩心中不断升腾,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用知识报国、救国,绝不能让日本人再这样肆无忌惮地欺负我们!”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

1943年,刚学完高二课程的张存浩便以优异成绩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第二年又转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1947年,完成大学学业后又考上天津南开大学化工系研究生。1950年张存浩获得了美国密西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1950年下半年,当时朝鲜战争刚爆发不久,原本想继续读博的张存浩,从中美对待朝鲜的迥异态度上敏锐地感到,两国关系将日趋紧张。想到此,他决定放弃读博深造,迅速回国。

回到祖国,张存浩暂居北京,不久收到了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四家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发出的邀请。正在张存浩抉择之际,一天,时任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所长的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大煜找到了他。一位年长自己二十多岁的前辈科学家如此看重自己,亲自登门相邀,张存浩深受感动,当即点头答应,当晚便随张大煜乘火车前往大连。开始了实现报国梦想的科研人生。

20世纪50年代初,地域辽阔的中国只在玉门有块很小的油田,产量很低,根本满足不了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国家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重任交给了“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年轻的张存浩接下了科研生涯中第一个重要课题。经过一段时间反复攻关,他和同事们终于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做到能从每立方米煤气中得到200克产品,不仅超过当时国际上从每立方米煤气中得到160克的最高水平,更是将美国只能得到150克的水平甩在了后面,一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就在这时,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合成油研究很快被叫停。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面临西方国家的核威胁,提出了独立自主制造原子弹的计划。火箭推进剂作为原子弹发射的重要燃料,被提升到发展国防尖端技术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领导指派张存浩迅速转向火箭推进剂的研究,同时任命他为该项目负责人,这一次张存浩又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张存浩和同事们首次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完成了科研任务。

自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问世后,激光便因亮度高,不需强大电能,而在军事、民用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国际科学界研究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几家单位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和探索,有的做气动激光,有的做自由电子激光,有的做化学激光……但功率都不高。张存浩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应该搞化学激光。随后成立了“化学激光研究室”,张存浩被任命为室主任。经过半年努力,研究室便将激光的功率从0.3瓦提升至100瓦,并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超音速燃烧型氟化氢、氟化氘激光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此后,张存浩在化学激光器研发上不断攻关,引领着中国这一领域的发展。1979年,他提出研究波长更短的氧碘化学激光,经过数年奋战,于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1986年,张存浩担任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但仍没停止化学激光研究的脚步。1992年,张存浩牵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多年来,他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一系列国内科学界大奖,他也因此赢得了“中国化学激光之父”的美誉。

(有删改)

相关链接

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有记者采访张存浩时问他:“您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张存浩回答:“从青年时代起,我为自己树立的最大人生理想,就是报国。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科研的方向!”

(摘编自人民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抗日战争爆发了,张存浩的父母担心张存浩的生命安全,将张存浩送到在重庆大学任教的姑姑家,由姑姑、姑父代为抚养。

B.张存浩回到祖国后,最终接受张大煜的邀请,一是因为被张大煜亲自登门相邀的行为感动,二是因为考虑到在这家单位能实现报国梦想。

C.大庆油田的发现,使张存浩所研制出的在当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失去了价值,张存浩后来改做火箭推进剂研究。

D.张存浩赢得“中国化学激光之父”的美誉,是因为他提出搞化学激光,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2张存浩的“知识报国梦”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张存浩曾说自己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报国,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科研的方向,这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D

2①儿时深受父母的影响。母亲常给他讲有意义的历史典故和做人的道理,希望他将来能像父亲一样成为一个有知识、爱国的人。在这种启迪、教诲下,张存浩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②姑姑、姑父的悉心培养,尤其是姑姑、姑父身上的那种强烈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献身祖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言行对张存浩影响很大。③目睹了日军的恶行,屈辱感在年少的张存浩心中不断升腾,他暗下决心要好好读书,将来用知识报国、救国。

3①青少年时立下知识报国的志向,1950年放弃读博深造的机会,毅然回国,报效祖国。②回国后,勇挑重担,接下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重任。③服从国家的需要,转向火箭推进剂的研究,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完成科研任务。④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进行化学激光研究,后不断创造奇迹,勇攀化学激光科研的高峰,被誉为“中国化学激光之父”。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A项,“担心张存浩的生命安全”错误,由原文第二段“心有民族大义的龙文瑗不愿儿子接受这样的教育,与丈夫商量后,毅然把9岁的张存浩送到重庆”可知,张存浩的母亲不愿儿子接受日本侵略者推行的奴化教育,与丈夫商量后,决定将张存浩送往姑姑家。

B项,“二是因为考虑到在这家单位能实现报国梦想”于文无据。

C项,“使张存浩所研制出的在当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失去了价值”说法不准确,原文只是说“合成油研究很快被叫停”,是否“失去了价值”不得而知。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文本筛选相关信息整合概括作答。如本题“张存浩的‘知识报国梦’是如何形成的”,这跟他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通过阅读文本可知,张存浩“知识报国梦”的形成的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文章前三段,从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第一段主要讲述了家庭的熏陶,尤其是母亲的精心启迪和教诲,使张存浩从小爱上学习。第二段主要讲述了他寄养在姑姑家时,姑姑、姑父对他的悉心照料、培养及对他的影响。第三段主要讲述了日军的恶行使屈辱感在张存浩心中升腾,他立志读书报国。

3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第一步,仔细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确定题干考查传主的优秀品质还是贡献、成就,还是影响。第二步,确定信息所在区间,仔细阅读,从文中筛选关键句子、词语。第三步,分条归纳,得出答案。

解答此题,可围绕张存浩话语中的“报国”二字从张存浩少年时立志报国、科学研究三次转向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来谈。少年时期,张存浩就立下“知识报国”的志向,1950年,“他决定放弃读博深造,迅速回国”。回国后,“国家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重任交给了‘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年轻的张存浩接下了科研生涯中第一个重要课题”“领导指派张存浩迅速转向火箭推进剂的研究,同时任命他为该项目负责人,这一次张存浩又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张存浩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应该搞化学激光。随后成立了‘化学激光研究室’,但仍没停止化学激光研究的脚步”等,这些内容都表明了张存浩所认为的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科研的方向。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内容,先亮出观点看法,后依据文本进行论证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南京马拉松比赛中,某跑友在其中一段直线跑道上运动时,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a的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该跑友在该段直线跑道上的(  )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增大

C.速度不断减小,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D.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油罐车后面要用一根铁链条拖在地上

B.在印染厂中保持适当的湿度

C.小汽车上有一根露在外面的小天线

D.在地毯中夹杂0.05~0.07 mm的不锈钢丝导电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

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则(  )

A.经典力学认为火箭的速度越大,长度越大

B.经典力学认为火箭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

C.虽然卫星在轨速度高达3.1km/s,但经典力学依然可以精确描述其运动

D.经典力学也适用精确描述高速电子的运动及进行量子通信的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发现并验证青蒿素抗疟疗效的过程中,屠呦呦团队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展现出了科研工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本文和一般的人物传记类文章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B.推动静止的物体比推动正在运动的同一物体所需的力大,所以,物体在静止时的惯性大一些

C.在月球上容易把物体抛出,所以,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比在地球上的惯性小一些

D.同一物体不论它处在什么运动状态中,也不论它处在什么环境中,只要物体的质量一定,物体的惯性也是一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理解下列划线句子的含义。

它说:“突然之间,不知怎的我就被拉出了咱们的宇宙(池水),投进了一个冥冥世界,那里有令人目眩的强光和我从未见过的奇形怪状的物体。最奇怪的是那个抓住我的生物竟然一点儿也不像鱼。更使我震惊的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它的鳍,但是没有鳍它还是能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