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2)这个实验的原理是要验证mA、mB的增加的动能和mA、mB减少重力势能是不是相等,所以我们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物块的质量mA、mB; 物块A下落的距离h(或物块B上升的距离h),及遮光片的宽度d、,光电门1、2间的距离h,与遮光片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t1、t2.
(3)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得出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和系统动能的增加量,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求出系统末动能.
(4)写出A与B重力势能变化的表达式与它们动能变化的表达式,需要验证的是两者相等.
解答 解:(1、2)通过连接在一起的A、B两物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即验证系统的势能变化与动能变化是否相等,A、B连接在一起,A下降的距离一定等于B上升的距离;A、B的速度大小总是相等的.
但仍需要测量A、B两物块的质量mA和mB,但需要知道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h,遮光片的宽度d,及遮光片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t1、t2.故D正确;
(3)A下降h的同时,B上升h,它们的重力势能的变化:△EP=(mA-mB)gh;
A与B动能的变化:△Ek=$\frac{1}{2}$(mA+mB)(($\frac{d}{{t}_{2}}$)2-($\frac{d}{{t}_{1}}$)2)
需要验证的是:(mA-mB)gh=$\frac{1}{2}$(mA+mB)(($\frac{d}{{t}_{2}}$)2-($\frac{d}{{t}_{1}}$)2)
(4)若机械能守恒,则(2m-m)gh=$\frac{1}{2}$×3m(v22-v${\;}_{1}^{2}$)
解得:$\frac{{{v}_{2}}^{2}-{{v}_{1}}^{2}}{2h}$=$\frac{g}{3}$
故答案为:(1)AB;
(2)D;
(3)(mA-mB)gh;
$\frac{1}{2}$(mA+mB)(($\frac{d}{{t}_{2}}$)2-($\frac{d}{{t}_{1}}$)2);
(mA-mB)gh=$\frac{1}{2}$(mA+mB)(($\frac{d}{{t}_{2}}$)2-($\frac{d}{{t}_{1}}$)2);
(4)$\frac{g}{3}$.
点评 此题为一验证性实验题.要求根据物理规律选择需要测定的物理量,运用实验方法判断系统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否与动能的变化量相同是解题的关键.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知道误差产生的原因;明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法,难度适中.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落点在a的左侧,落地速度小于v | B. | 落点在a的右侧,落地速度小于v | ||
C. | 落点在a的左侧,落地速度大于v | D. | 落点在a的右侧,落地速度大于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如果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绿光照射该金属一定也能发生光电效应 | |
B. | 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 | |
C. |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 |
D. | 根据波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v}{4}\sqrt{\frac{2h}{g}}$ | B. | $\frac{2v}{3}\sqrt{\frac{2h}{g}}$ | C. | $\frac{4v}{3}\sqrt{\frac{2h}{g}}$ | D. | 4v$\sqrt{\frac{2h}{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的重力势能减少了2000J | B. | 人的重力势能减少100J | ||
C. | 人的动能增加1900J | D. | 人的机械能减少100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滑块刚进入圆弧轨道时对轨道压力为10N | |
B. | 滑块在C点对轨道的压力为2.5N | |
C. | 若只减小滑块质量,滑块到达C点时速度不变 | |
D. | 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小滑块一定能通过D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