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电容C=$\frac{Q}{U}$ | B. | 加速度a=$\frac{F}{m}$ | C. | 电场强度E=k$\frac{Q}{{r}^{2}}$ | D. | 电阻R=$\frac{U}{I}$ |
分析 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
解答 解:A、电容C由本身的性质决定,与所带的电荷量及两端间的电势差无关.所以C=$\frac{Q}{U}$ 属于比值定义法.故A正确.B、加速度a与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不是比值定义法.故B错误.
C、电场强度E与场源电荷Q的电量有关,所以E=k$\frac{Q}{{r}^{2}}$不是比值定义法.故C错误.
D、电阻R与电压和电流无直接关系,电阻R=$\frac{U}{I}$ 是用比值法定义的.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比值定义法,要明确比值定义法是常用的定义方法,定义出来的新物理与原来两个物理量无关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 |
B. | 卢瑟福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其中 | |
C. |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在光电效应中,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初动能Ek | |
D. | 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 |
E. | 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而且粒子的能量ε和动量p跟它对所应的波的频率ν和波长λ之间,遵从关系v=$\frac{?}{h}$和λ=$\frac{h}{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器材(代号) | 规格 |
电流表(A1) | 量程0~1mA,内阻约为50Ω |
电流表(A2) | 量程0~0.6A,内阻约为0.1Ω |
电压表(V1) | 量程0~3V,内阻约为10kΩ |
电压表(V2) | 量程0~15V,内阻约为50kΩ |
滑动变阻器(R) | 阻值范围0~50Ω, 允许最大电流0.5A |
直流电源(E) | 输出电压15V,内阻不计 |
开关(S)、导线若干 | |
毫米刻度尺、游标卡尺 | |
多用电表 | |
一节两端可封 住的绝缘PVC水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 B. | 波的周期为0.2s | ||
C. | 波的传播速度为30m/s | D. | 质点Q的振动方程为y=5cos5πt(c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般抛体运动均可分解为两个直线运动 | |
B. | 平抛运动在某个时刻的加速度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同 | |
C. |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一定是恒力 | |
D. |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方向是相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 | |
B. | 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 | |
C. | 粒子在M点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 |
D. | 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2}$mg | B. | $\frac{\sqrt{3}}{2}$mg | C. | $\frac{\sqrt{3}-1}{2}$mg | D. | m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