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木板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遮光条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木板通过两个滑轮与弹簧测力计C相连,木板放在安装有定滑轮和光电门的轨道D上,轨道放在水平桌面上,P为小桶(内有沙子),滑轮质量、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g.

(1)实验中轨道应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做目的是CD.
A.为了使释放木板后,木板能匀加速下滑
B.为了增大木板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木板做的功
D.可使得木板在未施加拉力时能匀速下滑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0.170cm.
(3)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木板、遮光条的总质量M,测量两遮光条的距离L;按甲图正确连接器材.
②将木板左端与轨道左端对齐,静止释放木板,木板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及遮光条B、A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1、t2.则遮光条B、A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木板动能的变化量△Ek=$\frac{1}{2}M[{(\frac{d}{{t}_{2}})}^{2}-{(\frac{d}{{t}_{1}})}^{2}]$,合外力对木板做功W=FL.(用字母M、t1、t2、d、L、F表示).
③在小桶中增加沙子,重复②的操作.
④比较W、△Ek的大小,得出实验结论.
(4)若在本实验中轨道水平放置,其它条件和实验步骤不变,假设木板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测得多组F、t1、t2的数据,并得到F与 $\frac{1}{{t}_{2}^{2}}$-$\frac{1}{{t}_{2}^{1}}$的关系图象如图丙.已知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直线的斜率为k,求解μ=$\frac{b{d}^{2}}{2gLk}$(用字母b、d、L、k、g表示).

分析 (1)为了使绳子拉力充当合力,即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应先平衡摩擦力.
(2)游标卡尺的读数先读出主尺的刻度数,然后读出游标尺的刻度.
(3)小车在钩码的作用下拖动纸带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通过速度传感器可算出A B两点的速度大小,根据$△{E}_{k}=\frac{1}{2}m{v}_{2}^{2}-\frac{1}{2}m{v}_{1}^{2}$即可计算出动能的变化;
(4)由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式,确定图线上斜率与截距的意义,结合摩擦力的公式即可求出摩擦因数.

解答 解:(Ⅰ) 为了使绳子拉力充当合力,即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应先平衡摩擦力,摩擦力平衡掉的检测标准即:可使得小车在未施加拉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D正确;
故选:CD;
(2)游标卡尺的读数先读出主尺的刻度数:1mm,游标尺的刻度第14个刻度与上边的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0.05×14=0.70mm,总读数为:1mm+0.70mm=1.70mm=0.170cm
(3)小车通过A时的速度:${v}_{A}=\frac{d}{{t}_{1}}$
小车通过B时的速度:${v}_{B}=\frac{d}{{t}_{2}}$;
则小车通过A、B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E=$\frac{1}{2}M{v}_{B}^{2}-\frac{1}{2}M{v}_{A}^{2}=\frac{1}{2}M[{(\frac{d}{{t}_{2}})}^{2}-{(\frac{d}{{t}_{1}})}^{2}]$
拉力所做的功W=FL;
(4)由题意,小车受到的拉力是:F=(mg-f),小车的位移是s,设小车的质量是M,小车动能的变化是:$△{E}_{k}=\frac{1}{2}M{v}_{B}^{2}-\frac{1}{2}M{v}_{A}^{2}=\frac{1}{2}M[{(\frac{d}{{t}_{2}})}^{2}-{(\frac{d}{{t}_{1}})}^{2}]$
根据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可得:$(mg-f)s=\frac{1}{2}M[{(\frac{d}{{t}_{2}})}^{2}-{(\frac{d}{{t}_{1}})}^{2}]$
所以得:$mg-f=\frac{M{d}^{2}}{2s}(\frac{1}{{t}_{2}^{2}}-\frac{1}{{t}_{1}^{2}})$
所以,图线的坐标轴的截距表示摩擦力f,即:f=b;图线的斜率:$k=\frac{M{d}^{2}}{2L}$
由摩擦力的公式得:$μ=\frac{f}{{F}_{N}}=\frac{f}{Mg}=\frac{b}{\frac{2kL}{{d}^{2}}•g}=\frac{b{d}^{2}}{2gLk}$
故答案为:(1)CD;(2)0.170;(3)$\frac{1}{2}M[{(\frac{d}{{t}_{2}})}^{2}-{(\frac{d}{{t}_{1}})}^{2}]$;FL;(4)$\frac{b{d}^{2}}{2gLk}$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这个实验对于我们可能是一个新的实验,但该实验的原理都是我们学过的物理规律.
做任何实验问题还是要从最基本的物理规律入手去解决.对于系统问题处理时我们要清楚系统内部各个物体能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个小球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它前3s通过的路程为25m,若整个过程可以认为只受重力作用,g取10米/秒2,则其初速度的可能值为(  )
A.$\frac{70}{3}$m/sB.15 m/sC.5$\sqrt{10}$m/sD.10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3kg,mB=1kg的物块A、B置于足够长的水平面上,在F=11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一起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己知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0.2、μB=0.1,取g=10m/s2.求:
(1)物块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2)物块A对物块B的作用力大小;
(3)水平推力F作用4秒后立即撤去,求撤去推力后两物块最终停止后相互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力F在时间t内使质量是m的物体移动距离s,则相同的力在一半时间内使质量一半的物体移动的距离是$\frac{1}{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如图,在平板小车上固定一光滑的半圆形轨道,当小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时,小球m恰好与轨道保持相对静止,现在小车突然停止运动,则小球(  )
A.一定静止B.一定做平抛运动
C.可能沿轨道向下运动D.可能沿轨道向上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木板B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木板B的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已知g取10m/s2,则(  )
A.滑块A的质量为4kgB.木板B的质量为1kg
C.当F=10N时木板B加速度为4 m/s2D.滑块A与木板B间动摩擦因数为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上述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矩形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外电路电阻为R,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度数为$\frac{NB{S}_{?}R}{\sqrt{2}}$(R+r)
B.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3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frac{NBS}{2(R+r)}$
C.在线圈转过一周的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frac{{N}^{2}{B}^{2}{{S}^{2}}_{?}Rπ}{4(R+r)}$
D.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30°时的电流为$\frac{2NBS?}{2(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传送皮带不动时,物块由皮带顶端A从静止开始滑下到皮带底端B用的时间是t,则(  )
A.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大于t
B.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
C.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
D.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有可能大于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