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甲、乙两车均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行驶.初始时刻,甲车在乙车前方s0=75m处.甲车始终以v1=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乙车作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sm
(2)经过多少时间t,乙车追上甲车?
(3)乙车一追上甲车,乙车就立即刹车,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a'=5m/s2,则再经过多少时间t'甲、乙两车再次相遇.
分析:(1)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位移差得最远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时,两车位移差为s0,可得时间
(3)乙车追上甲车时,速度较大,此后乙车先冲出,当再次相遇,两车位移再次相同,可得时间,但要先判断乙车停止所用时间,比较是乙车停止前相遇还是停止后相遇
解答:解:(1)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用时为t1,则:
v1=at1
两车距离sm=s0+v1t1-
1
2
at
2
1

由①②得:sm=100m
(2)乙车追上甲车用时为t,此间比加车多走s0,即:
1
2
at2-v1t=s0
解得:t=15s
(3)设乙车追上甲车时速度为v2,则:
v2=at=2×15m/s=30m/s
设从刹车到停止所用时间为t2,则:
t2=
v2
a′
=
30
5
s=6s

设两车再次相遇用时t3,应满足:
v1t3=v2t3-
1
2
a
′t
2
3

解得:t3=8s>6s
所以,乙车停下后,甲车才追上,故乙车此后行驶距离:
s=
v2t2
2
=
30×6
2
m=90m

时间:t′=
s
v1
=
90
10
s=9s

答:(1)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100m
(2)经过多15s乙车追上甲车
(3)再经过9s甲、乙两车再次相遇
点评:交通工具减速问题,要判断停止所用时间,考虑减速的最小速度为零而不是负值,此外,注意速度相等的临界条件,注意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是游乐场中双环过山车的实物图片,图(乙)是过山车的原理图。在原理图中半径分别为R1=2.0m和R2=8.0m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被固定在倾角为α=37°斜直轨道面上的Q、Z两点处(Q、Z是圆轨道的接口,也是轨道间的切点), 圆形轨道与斜直轨道之间圆滑连接,且在同一竖直面内。PQ之距L1 =6m, QZ之距L2 =18m,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B均与P点平齐。现使一辆较小的过山车(视作质点)从P点以一定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24 , g=10m/s2,sin370 =0.6 , cos370 =0.8。

(1)若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处,则其在P点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2)若车在P处的初速度变为10m/s,则小车经过第二个轨道的最低点D处时对轨道的压力是重力的几倍?计算说明车有无可能出现脱轨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2分)如图(甲)是游乐场中双环过山车的实物图片,图(乙)是过山车的原理图。在原理图中半径分别为R1=2.0m和R2=8.0m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被固定在倾角为α=37°斜直轨道面上的Q、Z两点处(Q、Z是圆轨道的接口,也是轨道间的切点), 圆形轨道与斜直轨道之间圆滑连接,且在同一竖直面内。PQ之距L1 =6m, QZ之距L2 =18m,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B均与P点平齐。现使一辆较小的过山车(视作质点)从P点以一定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24 , g=10m/s2,sin370 =0.6 , cos370 =0.8。

(1)若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处,则其在P点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2)若车在P处的初速度变为10m/s,则小车经过第二个轨道的最低点D处时对轨道的压力是重力的几倍?计算说明车有无可能出现脱轨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温州市省一级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测试物理试题 题型:计算题

(12分)如图(甲)是游乐场中双环过山车的实物图片,图(乙)是过山车的原理图。在原理图中半径分别为R1=2.0m和R2=8.0m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被固定在倾角为α=37°斜直轨道面上的Q、Z两点处(Q、Z是圆轨道的接口,也是轨道间的切点), 圆形轨道与斜直轨道之间圆滑连接,且在同一竖直面内。PQ之距L1 ="6m," QZ之距L2 =18m,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B均与P点平齐。现使一辆较小的过山车(视作质点)从P点以一定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24" , g=10m/s2,sin370 ="0.6" , cos370 =0.8。
(1)若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处,则其在P点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2)若车在P处的初速度变为10m/s,则小车经过第二个轨道的最低点D处时对轨道的压力是重力的几倍?计算说明车有无可能出现脱轨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温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测试物理试题 题型:计算题

(12分)如图(甲)是游乐场中双环过山车的实物图片,图(乙)是过山车的原理图。在原理图中半径分别为R1=2.0m和R2=8.0m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被固定在倾角为α=37°斜直轨道面上的Q、Z两点处(Q、Z是圆轨道的接口,也是轨道间的切点), 圆形轨道与斜直轨道之间圆滑连接,且在同一竖直面内。PQ之距L1 =6m, QZ之距L2 =18m,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B均与P点平齐。现使一辆较小的过山车(视作质点)从P点以一定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24 , g=10m/s2,sin370 =0.6 , cos370 =0.8。

(1)若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处,则其在P点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2)若车在P处的初速度变为10m/s,则小车经过第二个轨道的最低点D处时对轨道的压力是重力的几倍?计算说明车有无可能出现脱轨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