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 楞次最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 法拉第发现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C. 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 爱因斯坦因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做出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答案】BCD

【解析】

A、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证明通电导线周期产生了磁场;故A错误.

B、法拉第通过实验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故B正确.

C、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铁和电流产生磁场的本质原因相同;故C正确.

D、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规律作出了解释,发现了光电效应方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故D正确.

故选B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伽利略发现运动物体总是沿一条直线运动,除非有力加于其上迫使它发生偏斜。既然如此,那么行星为什么不是沿着直线飞出去,而是趋向太阳,结果形成椭圆轨道?月亮为什么趋向地球?最早对此加以科学解释的人物是

A. 牛顿

B. 达尔文

C. 爱因斯坦

D. 普朗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巨匠辈出。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错误的是

A. 哥白尼与经典力学

B. 达尔文与进化论

C.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D. 普朗克与量子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卫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轨道调整,如图所示,某次发射任务中先将卫星送至近地轨道,然后再控制卫星进入椭圆轨道,最后进入预定圆形轨道运动。图中O点为地心,A点是近地圆轨道1和椭圆轨道的交点,B点是远地圆2轨道与椭圆轨道的交点,远地点B离地面高度为6R(R为地球半径)。设卫星在近地圆轨道运动的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近地圆轨道1与远地圆轨道运动2的速度之比为

B. 控制卫星从图中低轨道进入椭圆轨道需要使卫星减速

C. 卫星从A点经4T的时间刚好能到达B点

D. 卫星在近地圆轨道1通过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椭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平衡位置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B. 位移的方向总是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C. 振幅与最大位移不相同

D. 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条足够长的固定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的倾角θ = 30°,间距L = 0.2m,电阻不计;矩形区域MNPQ内存在着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B = 1T的匀强磁场,PM边的长度x1 = 0.7m;将两根用长x2 = 0.2m的绝缘轻杆垂直固定的金属棒ab、ef放在导轨上,两棒质量均为m = 0.02kg,长度均为L,电阻均为R = 0.2Ω。棒从MN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后沿导轨下滑,棒ab刚进入MN处时恰好做匀速运动。两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取g = 10 m/s2。求:

(1)棒ab刚进入MN处时的速度大小υ1

(2)棒ab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正检验电荷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φ表示P点的电势,W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l0的过程中各物理量与负极板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向同一目的地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由图可以看出

A. 甲、乙两车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 甲车比乙车多运动了t2的时间

C. 甲、乙两车在行进时的瞬时速率是相同的 D. 甲、乙两车在t4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 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