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5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经过21h绕地球飞行14周后返回地面,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神舟5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可视为圆周,则“神舟5号”飞船运行的轨道距地面的高度约为(  )
A.几千千米B.几百千米C.几万米D.几千米

分析 根据卫星发射的时间间隔和绕地球飞行圈数,求得飞船周期,再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求得飞船距地面的高度.

解答 解:由题意知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用时间为21h23min,所以飞船的周期
T=$\frac{t}{N}$=$\frac{21×3600}{14}$s=5400s
飞船飞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
$\frac{GMm}{{(R+h)}^{2}}$=m$\frac{{4π}^{2}}{{T}^{2}}$(R+h),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GM=gR2
可得卫星距地面的高度
h=$\sqrt{\frac{{{gR}^{2}T}^{2}}{{4π}^{2}}}$-R≈3×105m
故选:B

点评 万有引力应用问题通常要抓住合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求解,同时本题要注意时间单位的换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后造成珠穆朗玛峰发生雪崩,珠峰南坡登山大本营被埋.假设珠峰南坡发生雪崩的一处山坡由两个倾角不同的斜面连接而成,在斜面连接处忽略积雪的动能损失.雪崩时,积雪由静止开始下滑,积雪与两个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frac{\sqrt{3}}{3}$,两个斜面倾角分别为α=53°,β=30°.下图中,v、a、s、t、E、Ek分别表示积雪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路程、时间、机械能和动能,下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研究大气现象时可把温度、压强相同的一部分气体叫做气团.气团直径达几千米,边缘部分与外界的热交换对整个气团没有明显影响,气团在上升过程中可看成是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绝热膨胀,设气团在上升过程中,由状态Ⅰ(p1、V1、T1)绝热膨胀到状态Ⅱ(p2、V2、T2).倘若该气团由状态Ⅰ(p1、V1、T1)作等温膨胀到Ⅲ(p3、V3、T3),试回答: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
A.p3>p2 B.p3<p2 C.T1>T2 D.T1<T2
(2)若气团在绝热膨胀过程中对外做的功为W1,则其内能变化△E1=-W1;若气团在等温膨胀过程中对外做的功为W2,则其内能变化△E,2=0.
(3)气团体积由V1变化到V2时,求气团在变化前后的密度比和分子间平均距离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人横渡一条河流,船划行速度和水流动速度一定,此人过河最短时间为T1;若此船用最短的位移过河,则需时间为T2.若船速大于水速,则船速与水速之比为(  )
A.$\frac{{T}_{2}}{\sqrt{{{T}_{2}}^{2}-{{T}_{1}}^{2}}}$B.$\frac{{T}_{2}}{{T}_{1}}$C.$\frac{{T}_{1}}{\sqrt{{{T}_{1}}^{2}-{{T}_{2}}^{2}}}$D.$\frac{{T}_{1}}{{T}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绝缘斜面上,由一劲度系数为k的长绝缘轻质弹簧,其下端固定于斜面底端,上端与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A相连,整个空间存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小球A静止时弹簧恰为原长.另一质量也为m的不带电的绝缘小球B从斜面上的P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与A发生碰撞后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碰撞时间极短,且不粘连.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A与B在所能到达的最高点恰未分开.全过程中小球A的电量不发生变化,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B运动到最高点时弹簧的形变量;
(2)A、B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3)若B与A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E,求两小球运动最低点与点P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长为L的平直轨道AB与位于竖直平面内、半径为尺的半圆形光滑轨道BCD平滑连接,半圆形轨道BCD的直径BD与水平轨道AB垂直.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质量为m.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平轨道的A端由静止出发到B点时撤去拉力.又沿半圆形轨道运动,并且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D.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物块通过轨道最高点D时的速度大小;
(2)物块通过半圆形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水平拉力对物块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些固体材料受到外力后除了产生形变,其电阻率也会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材料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现要研究某长薄板电阻Rx的压阻效应.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电阻的厚度,示数如图1所示,则厚度为0.732mm.
(2)已知Rx的阻值变化范围为几欧到几十欧,实验室中有下列器材:
A.电源E(3V,内阻约为1Ω)
B.电流表A1(0~0.6A,内阻r1=5Ω)
C.电流表A2(0~0.6A,内阻r2约为1Ω)
D.定值电阻R1(4Ω)
E.定值电阻R2(50Ω)
F.开关和导线若干
①为了准确地测量电阻Rx的阻值,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图2的连线.
②让力F分别从上向下、从下向上压电阻,并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最后绘成的图象如图3所示.从图线可以看出:Rx的阻值与F的方向没有(选填“有”或“没有”)关系,Rx的阻值随压力F的大小变化关系是Rx的阻值随压力F的增大而均匀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1928年,德国物理学家玻特用α粒子(He)轰击轻金属铍(${\;}_{4}^{9}$Be)时.发现有一种贯穿能力很强的中性射线.查德威克对该粒子进行研究,进而发现了新的粒子-中子.若中子以速度v0与一质量为mN的静止氮核发生碰撞,测得中子反向弹回的速率为v1,氮核碰后的速率为v2,则中子的质量等于(  )
A.$\frac{{v}_{2}}{{v}_{0}-{v}_{1}}$mNB.$\frac{{v}_{2}}{{v}_{0}+{v}_{1}}$mNC.$\frac{{v}_{0}+{v}_{1}}{{v}_{2}}$mND.$\frac{{v}_{0}-{v}_{1}}{{v}_{2}}$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相距11km的A、B两地用两根导线连接,由于受到暴风雨的影响,在某处一根树枝压在两根导线上造成故障,为查明故障地点,先在A处加12V的电压,在B处测得为10V,再在B处加上12V电压,在A处测得为4V,问导线中的故障离A处多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