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高能物理研究中,粒子加速器起着重要作用,而早期的加速器只能使带电粒子在高压电场中加速一次,因而粒子所能达到的能量受到高压技术的限制。1930年,Earnest O. Lawrence博士提出了回旋加速器的理论,他设想用磁场使带电粒子沿圆弧形轨道旋转,多次反复地通过高频加速电场,直至达到高能量,图甲为他设计的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它由两个铝制D型金属扁盒组成,两个D形盒正中间开有一条狭缝,两个D型盒处在匀强磁场中并接有高频交变电压。图乙为俯视图,在D型盒上半面中心S处有一正离子源,它发出的正离子,经狭缝电压加速后,进入D型盒中,在磁场力作用下运动半周,再经狭缝电压加速;为保证粒子每次经过狭缝都被加速,应设法使交变电压的周期与粒子在狭缝及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一致。如此周而复始,最后到达D型盒的边缘,获得最大速度后被束流提取装置提取。设被加速的粒子为质子,质子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加速时电极间电压大小恒为U,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D型盒的半径为R,狭缝之间的距离为d,质子从离子源出发时的初速度为零,分析时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1)求质子经第1次加速后进入一个D形盒中的回旋半径与第2次加速后进入另一个D形盒后的回旋半径之比;
(2)若考虑质子在狭缝中的运动时间,求质子从离开离子源到被第n次加速结束时所经历的时间;
(3)若要提高质子被此回旋加速器加速后的最大动能,可采取什么措施?
(4)若使用此回旋加速器加速氘核,要想使氘核获得与质子相同的最大动能,请你通过分析,提出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
解:(1)设质子经过窄缝被第n次加速后速度为vn
由动能定理  ①
第n次加速后质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n
由牛顿第二定律  ②
由以上两式解得

(2)由牛顿第二定律  ③
质子在狭缝中经n次加速的总时间
联立①③④解得电场对质子加速的时间 
质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2=(n-1) ⑥
联立⑤⑥解得
故质子从离开离子源到被第n次加速结束时所经历的时间
(3)设质子从D盒边缘离开时速度为
质子获得的最大动能为
所以,要提高质子被此回旋加速器加速后的最大动能,可以增大加速器中的磁感应强度B。
(4)若加速氘核,氘核从D盒边缘离开时的动能为Ek′,
联立⑧⑨解得,即磁感应强度需增大为原来的
高频交流电源的周期,由质子换为氘核时,交流电源的周期应为原来的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3?肇庆模拟)高能物理在现代高科技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微观粒子的研究、核能的生产等.粒子加速器是实现高能粒子的主要途径.如图所示为一环形粒子加速器的示意图,图中实线所示为环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大小可调节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在环中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A、B为两块中心开有小孔的极板,原来电势都为零,每当粒子飞经A板时,A板的电势升高为+U,B板电势保持为零,粒子在电场中一次次被加速而动能不断增大,但绕行半径R始终保持不变.
(1)设t=0时,粒子静止在A板小孔处,在电场作用下开始加速、并绕行一圈.求粒子绕行n圈回到A板时获得的总动能?
(2)为使粒子始终保持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磁场必须周期性递增,求粒绕行第n圈时,磁感应强度Bn应为多少?
(3)求粒子绕行n圈所需的总时间t(粒子通过A、B之间的时间不计)
(4)若粒子通过A、B的时间不可忽略不计,请在右面的坐标系中定性画出A板电势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要求从t=0起到粒子第三次离开B板时止.不要求计算具体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03-2004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上)第一次统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高能物理在现代高科技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微观粒子的研究、核能的生产等.粒子加速器是实现高能粒子的主要途径.如图所示为一环形粒子加速器的示意图,图中实线所示为环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大小可调节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在环中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A、B为两块中心开有小孔的极板,原来电势都为零,每当粒子飞经A板时,A板的电势升高为+U,B板电势保持为零,粒子在电场中一次次被加速而动能不断增大,但绕行半径R始终保持不变.
(1)设t=0时,粒子静止在A板小孔处,在电场作用下开始加速、并绕行一圈.求粒子绕行n圈回到A板时获得的总动能?
(2)为使粒子始终保持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磁场必须周期性递增,求粒绕行第n圈时,磁感应强度Bn应为多少?
(3)求粒子绕行n圈所需的总时间t(粒子通过A、B之间的时间不计)
(4)若粒子通过A、B的时间不可忽略不计,请在右面的坐标系中定性画出A板电势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要求从t=0起到粒子第三次离开B板时止.不要求计算具体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