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人从高处跳到低处,为了安全,一般都是脚尖先着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 减小着地时所受冲量

B. 使动量增量变的更小

C. 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起到安全作用

D. 延长对地面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地面对人的作用力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人在和地面接触时,人的速度减为零,由动量定理可知(F-mgt=△mv; 而脚尖着地可以增加人着地的时间,由公式可知可以减小受到地面的冲击力;故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所示,小物体从竖直弹簧上方离地高h1处由静止释放,其动能Ek与离地高度h的关系如图b所示.其中高度从h1下降到h2,图像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h3对应图像的最高点,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小物体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物体下降至高度h3时,弹簧形变量为0

B.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5时,加速度为0

C.小物体从高度h2下降到h4,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

D.小物体从高度h1下降到h5,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1-h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足够长光滑斜面BC的倾角α=53°,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水平面与斜面之间B点有一小段弧形连接,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静止于A点.现在AB段对小物块施加与水平方向成α=53°的恒力F,如图(a)所示,小物块在AB段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b)所示,到达B点迅速撤去恒力F.(已知sin53°=0.8,cos53°=0.6).求:

(1)小物块所受到的恒力F的大小;

(2)小物块从B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返回B点所用的时间;

(3)小物块能否返回到A点?若能,计算小物块通过A点时的速度;若不能,计算小物块停止运动时离B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原线圈接电压为u= U0sint的正弦交流电,输出端接有一个交流电流表和—个电动机,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R。当输入端接通电源后,电动机带动一质量为m的重物匀速上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电动机两端电压为IR

B. 原线圈中的电流为

C. 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

D. 重物匀速上升的速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竖直放置的光滑的塑料米尺上套一个磁性滑块m,滑块可沿米尺自由下落.在米尺上还安装了一个连接了内阻很大数字电压表的多匝线框A,线框平面在水平面内,滑块可穿过线框,如图所示.把滑块从米尺的0刻度线处释放,记下线框所在的刻度h和滑块穿过线框时的电压U.改变h,调整线框的位置,多做几次实验,记录各次的h,U.

(1)如果采用图象法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论证,用图线________(选填“Uh”或“U2h”)更容易得出结论.

(2)影响本实验精确程度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列举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内一定没有电荷

B.物体带电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C.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荷移动的过程

D.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电容传感器可检测矿井渗水,及时发出安全警报,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如图所示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容器电容的变化来检测矿井中液面高低的仪器原理图,A为固定的导体芯,B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质,c为导电液体矿井中含有杂质的水)),A,C构成电容器已知灵敏电流表G的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电流从哪侧流入电流表则电流表指针向哪侧偏转若矿井渗水导电液体深度A增大,则电流表

A指针向右偏转,A,C构成的电容器充电

B指针向左偏转,A,C构成的电容器充电

C指针向右偏转,A,C构成的电容器放电

D指针向左偏转,A,C构成的电容器放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甲所示的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间振动),取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的正方向,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振动曲线,由曲线所给的信息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t=0时,振子处在B位置

B.振子振动的周期为4 s

C.t=4 s时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10 cm

D.t=2.5 s时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5 cm

E.如果振子的质量为0.5 k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 N/cm,则振子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400 m/s2

(2)如图丙所示为一透明的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为R,透明圆柱体的折射率为n,AB是一条直径.今有一束平行光沿平行AB方向射向圆柱体.求:经透明圆柱体折射后,恰能经过B点的入射光线的入射点到AB的垂直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张和小王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把方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O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小张同学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时,小王同学用铅笔描下结点的位置,标上字母A,如图丙所示.

接着小王在两条细绳套的方向上离A点比较近的地方点下了另两个点B、C,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F1、F2.

移开两弹簧秤,从位置A画直线AB、AC,按选定的标度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的图示.

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再次拉到同样位置A,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用刻度尺从A点按同样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这只弹簧秤的拉力F′的图示.

比较力F′的图示与合力F的图示,看两者是否等长、同向.

小张改变两个力F1和F2的大小和夹角,再次重复实验时,发现让结点回到A点不太容易,小王就在结点移过A点时用手指将其按压在A点,接着记录下两弹簧秤的方向和示数大小.

接着重复步骤,最后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力的合成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1)以上实验步骤中不恰当的是________,有错误的是________.

(2)甲、乙是两组同学作出的图示,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