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0.6Ω,定值电阻R1=4Ω,R2=6Ω,R3=17Ω,
求:(1)外电路的总电阻;
(2)通过R3的电流;
(3)电源两端的电压.

分析 (1)根据电路串并联关系求总电阻
(2)根据欧姆定律求通过R3电流
(3)根据U=IR求路端电压

解答 解:R1和R2的并联电阻R12=$\frac{{R}_{1}{R}_{2}}{{R}_{1}+{R}_{2}}$=$\frac{4×6}{4+6}$=2.4Ω
故外电路总电阻R=R3+R12=17+2.4=19.4Ω
(2)通过R3的电流等于干路电流I=$\frac{E}{R+r}$=$\frac{10}{19.4+0.6}$=0.5A
(3)路端电压U=IR=0.5×19.4V=9.7V
答:(1)外电路的总电阻为19.4Ω;
(2)通过R3的电流为0.5A;
(3)电源两端的电压为9.7V

点评 对于电路的分析和计算问题,首先要正确识别电路的结构,根据相应公式求解即可,属于简单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力的说法,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会施加力
B.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相互施加力
C.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
D.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为点电荷a、b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为等量同种电荷B.a为正电荷b为负电荷
C.a为负电荷b为正电荷D.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计数点“0”对齐.由图可以读出1、3、5三个计数点跟“0”点的距离x1、x3、x5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时使用交流(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
(2)完成表
距离x1x2x3
测量值/cm1.20cm5.40cm12.00cm
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0.21m/s;小车的加速度是0.61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交流发电机输出电压为220V,输出功率为110kW,输电线总电阻为0.2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不用变压器直接输电,输电线上损失电压为100V,损失功率为50 kW
B.若不用变压器直接输电,输电线上损失电压为4V,损失功率为80W
C.若用变压器将电压升高为5.5kV后输电,输电线上损失电压为100V,损失功率为50 kW
D.若用变压器将电压升高为5.5kV后输电,输电线上损失电压为4V,损失功率为8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力F1、F2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分别为3m/s2,4m/s2,则F1和F2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不可能为(  )
A.7m/s2B.5m/s2C.1m/s2D.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小车的中央固定一木桩,小车与木桩总质量为m1,质量为m2的木块与平板小车并排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桩最高点O距离小车平板的高度h=0.3m,细线长度L=0.2m,将质量为m3的小球与O点相连.将细线拉直,使小球与O点等高,静止释放小球,以后小球将与木桩发生碰撞,设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m1:m2:m3=3:2:1,g=10m/s2,试求:小球与木桩发生碰撞后小球距离小车平板的最大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在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半径为L的金属圆环.已知构成圆环的电线电阻为4r0,以O为轴可以在圆环上滑动的金属棒OA电阻为r0,电阻R1=R2=4r0.当OA棒以某一角度匀速转动时,电阻R1的电功率最小值为P0为,那么OA棒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应该多大?(其它电阻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一颗可以看做质点的子弹水平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中,已知子弹的初速度为v0,射入木块深度为L后与木块相对静止,以共同速度v运动,求子弹从进入木块到与木块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木块滑行的距离s.(已知子弹与木块达到共同速度v以前分别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