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未变),在这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那么,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
A.B.C.D.

分析 先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合力的变化情况,判断其运动情况,再选择图象.据题,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其中的一个力与其他各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保持这个力方向不变、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分析物体的合力如何变化,确定物体的加速度如何变化,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速度的变化情况.

解答 解:依题,原来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使其中的一个力保持方向不变、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的过程中,则物体的合力从开始逐渐增大,又逐渐减小恢复到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物体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速度图象的斜率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图象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能力,要用到共点力平衡条件的推论: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平衡时,其中一个力与其他各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一带电微粒以一定初速度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微粒除受到电场力和重力外,不再受其它力,则此过程微粒(  )
A.电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B.动能减少
C.电势能增加D.动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小船渡河,河宽100m,河水流速为4m/s,船相对静水的速度为5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25 sB.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20 s
C.小船过河的最小位移是200 mD.小船过河的最小位移是80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一个带孔小球连接,小球穿在光滑水平杆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小球可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O点为其平衡位置.根据图乙所示小球的振动图象,可以判断(  )
A.t=0时刻小球运动到a点
B.t=t1时刻小球的速度为零
C.从t1到t2时间内小球从O点向b点运动
D.从t1到t2时间内小球刚好完成一次全振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变压器的线圈是由金属线绕制成的,若在短时间内吸热过多来不及散热就会损坏.现对粗细均匀的电阻线通以直流电的情况进行讨论:设通电产生的焦耳热与电阻线升高的温度之间满足如下关系:Q=kcm△T,其中c表示物体的比热,m为物体的质量,△T表示升高的温度,k为大于1的常数.请你选择一些物理量,通过论述和计算证明“为避免升温过快,若电流越大,电阻线应该越粗”.(说明自己所设物理量的含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质量为m的A球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与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质量为4m的B球正碰,碰后A球反向,速度大小变为原来的$\frac{1}{2}$,则碰后B球的速度是(  )
A.向右,$\frac{V}{2}$B.向右,$\frac{V}{8}$C.向右,$\frac{3V}{8}$D.向左,$\frac{V}{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一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端,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能正确反映上述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随下降位移x变化关系的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导线环及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的半径均为R,磁场方向与导线环所在平面垂直.当导线环从图示位置沿两圆心连线匀速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导线环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规定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为正.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从该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由图可知(  )
A.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4.2×1014Hz
B.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5.5×1014Hz
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
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
E.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增大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