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一只电炉的电阻丝和一台电动机线圈电阻相同,都为R.串联接在电路中(电动机正常运转),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炉和电动机两端电压相等
B.电动机的电功率大于电炉的电功率
C.在相同的时间内电炉和电动机产生的电热相等
D.电炉两端电压与通过的电流的比值小于电动机两端电压与通过的电流的比值

分析 电阻丝和电动机串联接在电路中,电流相等;电动机正常运转,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而电阻丝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 解:C、电炉电路和电动机电路焦耳定律都适用.根据焦耳定律Q=I2rt,得,电炉和电动机的电阻相同,电流相同,则在相同的时间内电炉和电动机产生的电热相等.故C正确;
B、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另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电炉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相等时间内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则在相同的时间内,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大于电炉消耗的电能,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大于电炉消耗的功率;故B正确;
A、电动机和电炉的电流相等,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大于电炉消耗的功率,根据P=UI,电动机电压大于电炉电压,故A错误;
D、电动机和电炉的电流相等,电动机电压大于电炉电压,故电炉两端电压与通过的电流的比值小于电动机两端电压与通过的电流的比值,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 明确电动机工作时电功只能用W=UIt求,电热只能用焦耳定律求;电炉工作时,电热等于电功,W=UIt=I2rt.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正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正值
B.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
C.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
D.只有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才取正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
(1)汽车经3s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经5s、10s汽车的速度大小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条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带动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记录其运动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适当垫高木板目的是:平衡摩擦阻力.
(2)做“探究功与速度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来改变拉力做的功
B.实验过程中木板适当垫高就行,没有必要反复调整
C.通过控制橡皮筋的伸长量不变,改变橡皮筋条数来分析拉力做的功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即可
(3)实验结束后利用所得的数据,画出B图中的甲和乙两图象,用来处理数据最好的是图B中的乙.
(4)若粗糙的木板水平,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可能是A.
A.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B.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连线处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连线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甲、乙两同学用不同的装置测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甲同学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将一弧形斜面固定在桌边,斜面的底端与桌边平滑连接,滑块由斜面上滑下通过光电门,滑块上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相连的数字毫秒计会记录下通过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滑块通过光电门后在桌面上滑行的距离L.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挡光片的宽度为d.
①若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用测得的d、t、L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物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frac{{d}^{2}}{2L{t}^{2}}$.
②若要减小实验的误差,滑块从斜面上开始下滑的位置应适当放高(填“高”或“低”)些.
(2)乙同学采用图乙所示装置测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f.若某次实验所用钩码的总质量为m,测得滑块在钩码的带动下做加速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测得计数点B、C、D、E四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点未标出.
①滑块做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frac{{f}^{2}({d}_{4}-2{d}_{2})}{100}$.
②要测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滑块的质量.
③若②中测得的物理量用x表示,则根据已知量和测得的量,求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m}{x}-(\frac{m}{x}+1)\frac{{f}^{2}({d}_{4}-2{d}_{2})}{1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用$P=\frac{U^2}{R}$求出的“220V,40W”电灯泡电阻为1210Ω,用多用电表测得其电阻只有90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电阻阻值相差悬殊是不正常的,一定是测量时读错了数据
B.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正常的,因为欧姆表测电阻的误差大
C.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不正常的,可能出厂时把灯泡的功率标错了
D.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正常的,1210Ω是正常工作状态 ( 温度很高 ) 的阻值,90Ω是常温下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金属轨道上,并将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的A、B两点,直径AB与竖直半径OD夹角为60°.现将两根原长为R、劲度系数k=$\frac{mg}{R}$的弹性轻绳一端固定在小环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A、B两点.已知弹性轻绳满足胡克定律,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将小环由A点正下方的C点静止释放,当小环运动到金属轨道的最低点D时,求:
(1)小环的速率v;
(2)金属轨道对小环的作用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以下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
A.千克(kg)B.安培(A)C.特斯拉(T)D.秒(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某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先以速度v1运动,发生了位移x,再以速度v2运动,发生了位移x,它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若先以速度v1运动了时间t,又以速度v2运动了时间3t,则它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