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卢瑟福的a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表明了( )

  A.原子核是可分的

  B.原子是由均匀带正电的物质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C.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小区域,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

  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

答案:C
解析:

卢瑟福让放射性元素钋发出的a 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绝大多数a 粒子不发生偏转,只有少数a 粒子发生偏转,且其中有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甚至有的a 粒子的偏转角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这表明绝大多数a 粒子在穿越金箔时几乎不受到原子中正电荷的作用,只有十分接近正电荷的a 粒子才会发生大角度偏转,在此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的模型,B项是汤姆生提出的原子模型,而a 粒子散射实验恰是否定了这一原子模型,而D项则是玻尔提出的氢原子模型的基本假设之一,故正确答案为C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湛江一模)下列有关物理学的史实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B.核反应方程92238U→90234Th+24He属于裂变
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能释放能量
E.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不可缩短其半衰期
(2)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足够长的小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的一端静止着质量为MA=2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一个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500m/s的水平速度迅即射穿A后,速度变为100m/s,最后物体A静止在车上.若物体A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m/s2
①平板车最后的速度是多大?
②A相对于平板车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的结构B、核反应方程精英家教网属于裂变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能释放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选修3-5)
(1)核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
①在核电站中,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反应堆有三道防护屏障: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见图甲).结合图乙可知,安全壳应当选用的材料是
混凝土
混凝土


②图丙是用来监测工作人员受到辐射情况的胸章,通过照相底片被射线感光的区域,可以判断工作人员受到何种辐射.当胸章上1mm铝片和3mm铝片下的照相底片被感光,而铅片下的照相底片未被感光时,结合图2分析工作人员受到了
β
β
射线的辐射;当所有照相底片被感光时,工作人员受到了
γ
γ
射线的辐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B.受普朗克量子论的启发,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
C.核反应方程
 
238
92
U→
 
234
90
Th+
 
4
2
He属于裂变
D.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E.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物体具有的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
F.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G.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
H.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可缩短其半衰期
I.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
J.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3)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足够长的小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的一端静止着质量为MA=2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一个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500m/s的水平速度迅即射穿A后,速度变为100m/s,最后物体A静止在车上.若物体A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m/s2
①平板车最后的速度是多大?
②全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③A在平板车上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