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元电荷的电量是1.6×10-19C,8×10-8C的电量相当于5×1011 个元电荷.

分析 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任何物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或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解答 解: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e=1.6×10-19C,
任何物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或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n=$\frac{8×1{0}^{-8}}{1.6×1{0}^{-19}}$=5×1011 个,所以8×10-8C电量有5×1011 个元电荷.
故答案为:1.6×10-19,5×1011

点评 本题就是对元电荷概念的考查,知道任何物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或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即可解决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物体A、B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
C.5 s末A、B相遇
D.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可以连续工作很长时间,前后两次打点之间,只要时间间隔很短,完全可以在前一次打完点后不关闭电源
B.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打点计时器每打两次点的时间间隔相等
C.纸带通过电火花计时器时,不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D.电火花计时器是一种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先进的计时器,因此,使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结果一定比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更精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拱券结构是古代人们解决建筑跨度问题的有效方法,比如罗马的万神庙,我国的赵州桥都是拱券结构的典型代表.拱券结构的特点是利用石块的楔形结构,将重力和压力沿拱向两边分解,最后由拱券两端的基石来承受.现有六块大小、形状相同,质量相等的楔块组成一个半圆形实验拱券,如图乙所示.如果每专人楔块的质量m=3kg,g取9.8m/s2,则;

(1)六块楔块组成的拱券对其一边的支撑物的压力是多大?
(2)如果在中间两块楔块3、4上加一个方向向下且大小为50N的压力F,如图乙所示,那么楔块2对楔块3和楔块5对楔块4的弹力F1、F2分别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画出U-I图线,根据图线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1.45V,内电阻r=1.3Ω.
123456
I(A)0.100.150.200.250.300.40
U(V)1.321.261.181.131.040.9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有一山谷宽1200m,两侧为竖直陡壁.有人在山谷内鸣枪一声,他听到头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为5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人离两旁陡壁的距离分别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是1 m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糟口方向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方向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均为x=10.00cm,A、B间距离y1=4.78cm,B、C间距离y2=14.82cm.(g取9.80m/s2
(1)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得小球初速度为v0=x$\sqrt{\frac{g}{{y}_{2}-{y}_{1}}}$(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小球初速度的测量值为0.99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
A.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B.粒子在M点的动能大于在N点的动能
C.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N点的动能
D.粒子带正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