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原子核A、B结合成放射性原子核C.核反应方程是A+B→C,已知原子核A、B、C的质量分别为、
、
,结合能分别为
、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A、B、C中比结合能最小的是原子核C
B.原子核A、B结合成原子核C,释放的能量
C.原子核A、B结合成原子核C,释放的能量
D.大量原子核C经历两个半衰期时,已发生衰变的原子核占原来的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小球A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度为d的遮光条,用悬线悬挂在O点,光电门固定在O点正下方铁架台的托杆上,小球B放在竖直支撑杆上,杆下方悬挂一重锤,小球A(包含遮光条)和B的质量用天平测出分别为、
,拉起小球A一定角度后释放,两小球碰撞前瞬间,遮光条刚好通过光电门,碰后小球B做平抛运动而落地,小球A反弹右摆一定角度,计时器的两次示数分别为
、
,测量O点到球心的距离为L,小球B离地面的高度为h,小球B平抛的水平位移为x。
(1)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要使小球A和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
B.小球A的质量要大于小球B的质量
C.应使小球A由静止释放
(2)某次测量实验中,该同学测量数据如下:,
,
,
,
,
,重力加速度g取
,则小球A与小球B碰撞前后悬线的拉力之比为________,若小球A(包含遮光条)与小球B的质量之比为
________,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根据数据可以得知小球A和小球B发生的碰撞是碰撞________(“弹性”或“非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车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B车在A车前,A车的速度大小为v1=6m/s,B车的速度大小为v2=20m/s,如图所示。当A、B两车相距x0=26m时,B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从此时开始计时,求:
(1)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
(2)从安全行驶的角度考虑,为避免两车相撞,在题设条件下,A车在B车刹车的同时也应刹车的最小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真空中存在着空间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电场中若将一个质量为,带正电的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中小球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取
)。现将该小球从电场中某点以初速度
竖直向上抛出,求运动过程中:
(1)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及方向;
(2)小球最小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小球从抛出点运动到与抛出点同一水平高度处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9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7、48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的工作轨道是比同步卫星轨道低一些的中圆轨道,卫星由发射轨道变轨到中圆轨道b上,轨道a、b相切于P点。则卫星在两轨道上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b运行周期大于24小时
B.卫星由地面到P点所受引力逐渐减小
C.卫星在轨道a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轨道b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a上经过P点时的动能大于卫星在轨道b上经过P点时的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A状态经历两个不同的变化过程到C状态(A→C.A→B→C)且A.C处于同一条等温线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在A→C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做的功
B.气体在A→C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密集程度减小,因此压强减小
C.气体在A→C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在A→B→C过程吸收的热量
D.气体在B→C过程中,压强减小的原因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受控核聚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我国的“东方超环”世界领先,将氘氚燃料用特殊的加热方法加热到聚变反应温区(即1亿度以上)以点燃氘氚反应[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
)发生聚变核反应,生成一个氦核(
),放出一个中子],利用特殊设计的“笼子”将它们稳定地约束在该真空容器内。使聚变反应能够稳定进行,其中一种方法是磁约束,围绕这种"磁笼子"的设计和建道,人类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艰苦的历程。某校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的设计,如图所示,矩形abcd的ab边长为2L,ab与ac夹角为
,矩形对角线ac上下方分别分布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一个氚核(
)从ab边中点P处以某一速度垂直ab边进入下方磁场恰好不从对角线ac边射出,一个氘核(
)从c点以某一速度水平向左进入上方磁场并与氚核(
)在对角线ac上相遇并发生聚变反应,生成一个氦核(
),放出一个中子,生成的氢核(
)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已知一个核子的质量为m,质子的电量为q,求:
(1)氘核()与氚核(
)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
;
(2)先后释放氚核()与氘核(
)的时间差;
(3)生成的氢核()速度v应满足的条件。使之偏转后恰好到达矩形的a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横截面ABC的红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F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E.F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则( )
A.该三棱镜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B.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
C.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的夹角为
D.若改用紫光沿相同角度从E点入射,则出射点在F点左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m、2m、3m的四个木块A、B、C、D,木块A、B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木块C、D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用水平拉力F拉木块B,使四个木块一起匀速前进,则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A.木块C、D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为
B.木块C、D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为
C.轻绳拉力最大为
D.水平拉力F最大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