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电磁波的频率f,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及它的波长λ之间的关系应是下面几个式子中的(  )
A.$λ=\frac{c}{f}$B.$c=\frac{λ}{f}$C.$λ=\frac{f}{c}$D.f=cλ

分析 已知电磁波的波速c,频率f,根据波速公式c=λf,从而即可求解.

解答 解:由题,电磁波的波速为c,频率f,根据波速公式v=λf得,波长为λ=$\frac{c}{f}$,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对波速公式的掌握情况.波速公式v=λf适用于一切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用一根横截面积为S、电阻率为ρ的硬质导线做成一个半径为r的圆环,ab为圆环的直径,t=0时刻在ab的左侧存在一个匀强磁场,磁场垂直圆环所在平面,方向如甲图,磁感应强度B与时间t的关系如乙图,则0-t1时间内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环一直具有扩展的趋势
B.圆环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圆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frac{{{B_0}rS}}{{4{t_0}ρ}}$
D.图中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U_{AB}}=\frac{{{B_0}π{r^2}}}{{2{t_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手持小型电风扇的电压为8V,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2A,电风扇的电机内阻为0.6Ω,问电风扇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为16w,热功率为2.4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发现了单摆振动的周期性,惠更斯确定了计算单摆周期的公式
B.杨氏干涉实验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C.泊松亮斑的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光的粒子学说
D.麦克斯韦语言并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E.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长度、质量和时间都是随速度而变化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DIS系统中,光电门测量的是运动物体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了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如图所示.当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经过光电门时,测得A、B先后挡光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A、B开始挡光时刻的间隔为t,则A、B先后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分别为vA=$\frac{b}{△{t}_{1}}$cm/s,vB=$\frac{b}{△{t}_{2}}$cm/s;小车的加速度a=$\frac{b(△{t}_{1}-△{t}_{2})}{t△{t}_{1}△{t}_{2}}$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2015年12月,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赛在我国国家体育场举行,如图所示,比赛场地由出发区AB、助滑坡BC、跳台CD、第二过渡区EF、着陆坡FG和终点区GH组成,第一过渡区的最低点和终点区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出发区距地面的高度hB=8.4m,跳台最高点E和着陆坡最高点F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F=4.0m,着陆坡坡度为θ=37°.运动员从助滑坡顶端B由静止滑下,离开跳台在空中完成预定动作后到达F点正上方,此时速度v=4.0m/s,方向水平.若第一过渡区是半径R=42m的圆弧滑道,运动员连同滑雪板的总质量m=100k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滑道和空气的阻力.求:
(1)运动员到达第一过渡区CD的最低点时受到的支持力FN
(2)运动员到达F点正上方时离地面的高度h;
(3)运动员落到着陆坡时的速度大小v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两根垂直纸面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a和b,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在纸面内与a、b等距处有一点c,O为ab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O、c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同
C.O、c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
D.O、c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等,且BO<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最近几年,中小学生溺水身亡的事故.虽然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水深估计不足.假设清澈的河中有一处水深为2.0m,如果从该处的正上方往下看,求看到的河水的视深度为多少?(已知水的折射率为$\frac{4}{3}$,当角度θ很小时近似有sinθ=ta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我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嫦娥三号”的任务是“落”.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发射,经过中途轨道修正和近月制动之后,“嫦娥三号”探测器进入绕月的圆形轨道I.12月12日卫星成功变轨,进入远月点P、近月点Q的椭圆形轨道II.如图所示.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Q点附近制动,由大功率发动机减速,以抛物线路径下降到距月面100米高处进行30s悬停避障,之后再缓慢竖直下降到距月面高度仅为数米处,为避免激起更多月尘,关闭发动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月球表面.
(1)关闭发动机时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测得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为t求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要实现“嫦娥三号”返回地球的目的需知道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如果月球半径为R请计算月球表面第一宇宙速度.
(3)在轨道I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用激光测距仪测得轨道I距月球表面的高为H,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计算“嫦娥三号”在轨道I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