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在公交车行驶中,司机能从车旁边的后视镜内看清离车头L=20米范围内的物体,若该客车由静止开始以a=1.0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此同时,在距车头S=32米远的地方有一乘客正以v匀速追赶该客车.乘客在后视镜内的像保留时间不少于2.0s时,司机才能从后视镜内看清该乘客,并迅速制动,停车让乘客上车.则
(1)该乘客追赶客车的最小速度应为多少?
(2)若以第(1)问中的速度追赶客车,追赶客车的过程中经过多长时间乘客距离客车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

分析 (1)设乘客经过t时间与客车车头的位移为s0,通过位移关系求出运动的时间,时间有两个值,在这两个时间之间,乘客与客车车头的位移小于s0,则两个时间之差要保证大于等于t0,根据该关系求出乘客速度的最小值.
(2)

解答 解:(1)从客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经过时间t,客车前进的位移为:${s}_{1}=\frac{1}{2}a{t}^{2}$,
乘客前进的位移为:s2=vt
由题意有:s1+s-s2=s0
△t=t2-t1≥t0
得:$\frac{1}{2}a{t}^{2}+s-vt-{s}_{0}$=0,
即t=$\frac{v±\sqrt{{v}^{2}-2a(s-{s}_{0})}}{a}$,
所以有:△t=t2-t1=$\frac{v+\sqrt{{v}^{2}-2a(s-{s}_{0})}}{a}-\frac{v-\sqrt{{v}^{2}-2a(s-{s}_{0})}}{a}$=$\frac{2\sqrt{{v}^{2}-2a(s-{s}_{0})}}{a}$≥t0
得v$≥\sqrt{2a(s-{s}_{0})+\frac{(a{t}_{0})^{2}}{4}}$
代入数据求得:v≥5m/s.
(2)在司机恰好能停车的情况下,追赶客车的过程中开始时人的速度大于车的速度,然后车的速度大于人的速度,所以当车与人的速度相等时,人与车之间的距离最小.则:v=at
所以:t=$\frac{v}{a}=\frac{5}{1}s=5$s
该过程中人的位移:x1=vt=5×5=25m
车的位移:${x}_{2}=\frac{1}{2}a{t}^{2}=\frac{1}{2}×1×{5}^{2}=12.5$m
人与车之间的距离:L′=S+x2-x1=32+12.5-25=19.5m
答:(1)该乘客追赶公交车的最小速度应为5m/s;
(2)经过5s时间乘客距离客车最近,最近距离是19.5m.

点评 该题属于运动学中的较难题,关键抓住乘客经过时间t与客车车头的位移为s0,还要注意乘客与客车车头位移在s0之内的时间差大于等于t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是否有关系.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表面光滑的长木板(长度为L);    
B.小车;      
C.质量为m的钩码若干个;
D.方木块(备用于垫木板);          
E.米尺;      
F.秒表.
(1)实验过程:第一步,在保持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向小车放入钩码来改变物体的质量,只要测出小车由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由公式a=$\frac{2L}{{t}^{2}}$求出a,某同学记录了数据如表所示:
质量
时间
t次数
MM+mM+2m
11.421.411.42
21.401.421.39
31.411.381.42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发现,在实验误差范围内质量改变之后平均下滑时间不改变填“改变”或“不改变”),经过分析得出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为无关.
第二步,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实验中通过改变方木块垫放位置来调整长木板倾角,由于没有量角器,因此通过测量出木板顶端到水平面高度h,求出倾角α的正弦值sinα=$\frac{h}{L}$.某同学记录了高度h和加速度a的对应值如下表:
L(m)1.001.001.001.001.00
h(m)0.100.200.300.400.50
sinα=$\frac{h}{L}$0.100.200.300.400.50
a(m/s20.971.9502.9253.9104.900
请先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建立适当的坐标轴后描点作图,然后根据所作的图线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进一步分析可知,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为加速度a与斜面倾角α的正弦值sinα成正比.
(2)该探究小组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同学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所示.

(1)连好电路后,当该同学闭合电键时,发现电流表A示数为0,电压表V示数不为0.检查各接线柱均未接错,接触良好且未发生短路;他用另一电压表分别接a、b,b、c,d、e时,示数均为0,接c、d时,示数与电压表V示数相同,由此可推断故障是R断路.
(2)排除故障后,该同学顺利完成实验,测定了数据并根据数据在图中坐标上画出U-I图线,由图线知:电池的电动势为1.46V,内阻为0.71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汽车刹车前以速度5m/s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0.4m/s2,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求:
(1)汽车刹车后10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大小为20m时经历的时间;
(3)汽车刹车后20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机械能守恒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A、B是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C是质量为M的重物,A、B间由轻弹簧相连.A、C间由轻绳相连.在物块B下放置一压力传感器,重物C下放置一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速度传感器相连.当压力传感器示数为零时,就触发速度传感器测定此时重物C的速度.整个实验中个弹簧均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操作如下:
(1)开始时,系统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细绳拉直但张力为零.现释放C,使其向下运动,当压力传感器示数为零时,触发速度传感器测出C的速度为v.
(2)在实验中保持A、B质量不变,改变C的质量M,多次重复第(1)步.
①该实验中,M和m大小关系必须满足M大于m(选题“小于”、“等于”或“大于”).
②为便于研究速度v与质量M的关系,每次测重物的速度时,其已下降的高度应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
③根据所测数据,为得到线性关系图线,应作出$\frac{1}{m+M}$(选填“v2-M”、“v2-”或“v2-”)图线.
④根据③问的图线知,图线在纵轴上截距为b,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frac{4m{g}^{2}}{k}$(用题中给的已知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设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0射向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不再射出,子弹钻入木块深度为d.
求①木块最终速度的大小 
②产生的热能
③平均阻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如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三颗卫星,a和b质量相等且小于c的质量,则(  )
A.b所需向心力最小
B.b、c的周期相同且大于a的周期
C.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滑块A、B间压缩着一个弹性势能为mv2的轻弹簧,弹簧与A、B不栓接,滑块A、B用细线相连.A、B以相同的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匀速运动,能与质量也为m的静止滑块C发生正碰,且碰撞瞬间细线断裂,碰后B、C粘在一起.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
求:A、B、C的最终速度各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在真空中将相距不太远的a、b两个同性点电荷由静止释放后,至它们分离至无限远的过程中(不计重力作用)(  )
A.同一时刻它们的加速度的大小一定相等
B.它们都做匀加速运动
C.静电力对它们都做正功
D.电势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