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如图所示,若该波的周期是10s,则该波向前传播30m,需要多少秒(  )
A.100sB.120sC.150sD.200s

分析 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由图读出波长,求出波速,再由运动学公式求解.

解答 解:由图知,该波的波长为:λ=2m
则波速为:v=$\frac{λ}{T}$=$\frac{2}{10}$=0.2m/s
所以该波向前传播30m,需要时间为:t=$\frac{x}{v}$=$\frac{30}{0.2}$=150s,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由波动图象读出波长、振幅,是基本的读图能力.要知道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可用匀速运动的速度公式求波传播的时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BDF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切线保持水平
B.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C.记录小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时,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D.固定白纸的木板必须调节成竖直
E.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F.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G.将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下列哪些因素会使“研究平抛运动”实验的误差增大BC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C.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
(3)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取为坐标原点,平抛的轨迹如图所示,根据轨迹的坐标求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1.0m/s.(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为某摄影师用相机抓拍到的某旅游景区的照片,对该照片和摄影师拍摄过程中涉及的光学知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景物在水中的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B.由于景物发出的光在平静的湖面上发生全反射,所以景物在水中的像看起来很亮
C.从相机中看不见湖面下物体的原因,可能是湖面下物体发出的光在湖面发生了全反射
D.如果摄影师向湖面靠近,从相机中仍不能看到湖面下的物体
E.如果摄影师远离湖面,从相机中一定看不到湖面下的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用电钻给建筑物钻孔时,钻头所受阻力与深度成正比,当钻头匀速钻进时,所做的功W与深度h的关系,图中的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A.B.B.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并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将固定有斜槽的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实验前要检查木板是否水平,检查方法将小球放在水平木板的任意位置,若小球静止(或不动),则木板水平.
(2)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CD.
A.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越高越好
B.每次小球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C.实验前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
D.小球的平抛运动要靠近木板但不接触
(3)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坐标纸应当固定在竖直的木板上,图丙中坐标纸的固定情况与斜槽末端的关系正确的是C

(4)某同学在描绘平抛运动轨迹时,得到的部分轨迹曲线如上面的图乙所示.在曲线上取A、B、C三个点,测量得到A、B、C三点间竖直距离h1=10.20cm,h2=20.20cm,A、B、C三点间水平距离x1=x2=x=12.40cm,g取10m/s2,则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的计算式为${v}_{0}=x\sqrt{\frac{g}{{h}_{2}-{h}_{1}}}$(用字母h1、h2、x,g表示),代入数据得其大小为1.24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原子(  )
A.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B.一群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C.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
D.用一束光子能量为12电子伏特的单色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可以使氢原子发生跃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frac{1}{4}$,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变轨前后卫星(  )
A.轨道半径之比为1:2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周期之比为1:8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都有关
B.β射线是原子核中的一个质子转化为一个中子时放出的
C.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D.根据波尔的原子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时,会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
E.原子核内相邻的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三种力,这三种力的大小关系是: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同时在地面以速度v0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不计空气阻力,有(  )
A.若v0=$\sqrt{\frac{gH}{2}}$,则两物在地面相遇
B.若$\sqrt{\frac{gH}{2}}$<v0<$\sqrt{gH}$,则两物体相遇时,B物正在空中下落
C.v0=$\sqrt{gH}$,两物在地面相遇
D.若v0>$\sqrt{gH}$,则两物体相遇时,B正在上升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