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frac{a}{n-1}$

分析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让光源通过滤光片获得单色光,让单色光通过单缝,获得线光源,让单色的线光源通过双缝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

解答 解: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不需放单缝和双缝.故A错误.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故B正确.
C、n条亮纹之间有n-1个间距,相邻条纹的间距△x=$\frac{a}{n-1}$.故C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点评 本题关键知道实验原理,并明确“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均匀直玻璃管,长度为1m,用一定长度的水银柱封闭一段空气,开始时玻璃管水平放置,气柱长40cm,现将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缓慢转到竖直位置,此时气柱长30cm,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
①求水银柱的长度.
②若开始时玻璃管的环境温度为27℃,现将竖直的玻璃管置于87℃的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要使管内的空气柱长度为32cm,问还需往玻璃管内注入多少水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a是放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自转的物体,b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同步卫星,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b,c的向心力大小关系是Fb>Fc>Fa
B.a运动的周期小于b运动的周期
C.a运动的线速度小于b运动的线速度
D.a运动的角速度大于c运动的角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地球半径为R,自转的角速度为ω,地表重力加速度为g.现在要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人造卫星,请你担当该项目的工程师,计算有关发射该卫星的重要数据.(提供信息:以地面为0势能参考面,物体所具有重力势能的数学表达式为Ep=GMm($\frac{1}{R}$-$\frac{1}{R+h}$),其中h是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
(1)计算在什么位置,卫星的机械能最小;
(2)在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要完成发射任务,我们给卫星的最小发射能量是多少?(注意:Ep、M、h不作为已知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如图所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稳定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的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刻度尺;(填“秒表”、“天平”或“刻度尺”)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高平衡小车所受摩擦力;
(3)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请通过计算填写表格中带有▲的数据;
物理量
数据
次数
橡皮筋做的功10个均匀间隔的距离S(m)10个间隔的时间T(s)小车获得的速度v(m/s)小车速度的平方v2(m/s)2
1W0.2000.21.0
22W0.2800.21.4
33W0.3400.2
40.4000.2
50.4500.2
(4)从理论上讲,橡皮筋做的功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应是Wn∝v2(填“v”或“v2”),请你根据表中测定的数据自已定义坐标轴,通过计算相关数据在答题卷的方格纸中作出相应的图象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定理”.他们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2.30mm.
(2)下列实验要求中不必要的一项是A(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应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3)实验时保持滑块的质量M和A、B间的距离L不变,改变钩码质量m,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滑块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的图象是C(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作出“t-F图象”
B.作出“t2-F图象”
C.作出“t2-$\frac{1}{F}$图象”
D.作出“t=3s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在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一个粒子而得到一张“8”字径迹的照片,经测定,“8”字形的两个半径之比是44:1,则由此可知(  )
A.放出的是粒子αB.放出的是粒子β
C.原来这个原子核的核电荷数为88D.原来这个原子核的核电荷数为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光滑管状轨道ABC由直轨道AB和圆弧形轨道BC组成,二都在B处相切并平滑连接,O为圆心,O、A在同一条水平线,OC竖起,一直径略小于圆管直径的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线穿过管道与质量为M的物块连接,将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B处时细线断裂,小球继续运动,已知弧形轨道的半径为R=$\frac{8}{3}$m,所对应的圆心角为53°,sin53°=0.8,g=10m/s2
(1)若M=5m,求小球在直轨道部分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M=5m,求小球在C点抛出后下落高度h=$\frac{4}{3}$m时到C点的水平位移;
(3)M、N满足什么关系时,小球能够运动到C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实了其正确性
B.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首先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C.安培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他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突破了人们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
D.奥斯特首先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