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B.库仑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研究电荷间作用力时,应用了微元法
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
D.“点电荷”和“质点”的概念建立,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分析 明确物理学史,并能知道各物理规律在推出过程中采用了哪些常用物理方法;重点明确:微元法、放大法、比值定义法、控制变量法以及理想模型等方法的应用.

解答 解: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理想实验,故A正确;
B、库仑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研究电荷间作用力时,应用了放大法;故B错误;
C、在定义电场强度时应用了比值法,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和试探电荷的电量无关,故C错误;
D、“点电荷”和“质点”的概念建立,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明确各种科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如图,一关于y轴对称的导体轨道位于水平面内,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平面垂直.一足够长,质量为m的直导体棒沿x轴方向置于轨道上,在外力F作用下从原点由静止开始沿y轴正方向做加速度为a的匀速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棒与x轴始终平行.棒单位长度的电阻ρ,与电阻不计的轨道接触良好,运动中产生的热功率随棒位置的变化规律为P=ky${\;}^{\frac{3}{2}}$(SI).求:
(1)导体轨道的轨道方程y=f(x);
(2)棒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安培力Fm随y的变化关系;
(3)棒从y=0运动到y=L过程中外力F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关于振子的振动描述正确的是(  )
A.振子沿如图的曲线运动
B.图象描述的是振子在任意时刻的位移
C.在0.5s到1.5s内振子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
D.在1s到2s内振子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实验测量(请将你的答案相应的字母或文字)填写在空格内:
(1)测量电阻时,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倍率“×100”的位置;将红黑表笔短接,旋转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电阻的0刻线(填“0刻线”或“∞刻线”);
(2)将两表笔与待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ADC的顺序进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
A.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倍率“×1k”的位置
B.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倍率“×10”的位置
C.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
D.将两表笔短接,旋动合适部件,对电表进行校准
(3)将红、黑笔表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触,若电表的读数如图1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应为19KΩ.

(4)多用电表欧姆挡内部电路图如图2所示,其中有灵敏电流表(量程未知,内阻100Ω)、电池组(电动势未知,内阻r=0.5Ω)和滑动变阻器R0(总阻值未知),表刻度盘上电阻刻度中间值为15.有实验者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量电压表的内阻(测量过程规范),读得电压表的读数为6.0V,读得电压表阻值为30kΩ.则灵敏电流表的量程为0.6mA.若表内电池用旧,电池电动势会变小,内阻会变大,假设电池组的电动势下降到6V、内阻升高到2Ω时,但仍可调零,若测得某电阻30kΩ,这个电阻真实值是20k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质量均为2m的完全相同的长木板A,B并排静止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C以v0=1.8m/s的水平速度从左端滑到木板A的上表面,并最终停留在长木板B上.已知B、C最终的共同速度为v=0.4m/s.求:
(1)铁块C刚离开长木板A时,C的速度v2的大小;
(2)如果C的质量为1kg,C在A上滑动的时间t=0.1s,求C、A之间的摩擦力f的大小;
(3)若已知m=10kg,整个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总热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ab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bc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和bc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返回后在到达a点前与物体P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①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
②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实验室课桌上已为学生准备了如图甲中的器材
(1)小明想用常规方法完成“探究做功与速度的关系”实验,该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有重锤、钩码

(2)图乙是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两种穿法,比较合理的穿法认为是B(选填“A”或“B”)

(3)小明欲通过打出的纸带(图丙)来判断装置是否已经平衡摩擦力.根据小车运动方向和纸带点迹分布,为进一步平衡摩擦力,小明应适当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长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夹角.
(4)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所打的纸带如图丁所示,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秒.为了测量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GJ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小车获得的速度是0.65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你做本实验的经历,实验中是如何简便有效测量对小车所做的功逐次增加橡皮筋条数,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对车做功值与橡皮筋条数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3kg的木箱静止放置.木箱上某处静止有一小铁块,质量为M0=1kg,与木箱上表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木箱右侧足够远的地方,放有一质量为m=9kg的薄板,其上表面为软胶体物质.木箱和薄板的上表面高度差为h=5m.某时刻,给小铁块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I=4N•s,小铁块随即开始运动,刚好能“停”在木箱右边缘.之后的某时刻木箱与薄板发生极短时间的弹性碰撞,木箱顶部的小铁块顺势向前滑出,落到薄板上.(认为小铁块落到薄板上立即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薄板足够长,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①小铁块原来静止时距木箱右端的距离L;
②小铁块在薄板上的落点距薄板左端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电炉工作时,电热丝发红,而连接电炉丝和电源的导线几乎不热,主要原因是(  )
A.导线电阻远小于电热丝电阻B.导线电阻远大于电热丝电阻
C.通过导线的电流比电热丝小D.通过导线的电流比电热丝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