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家用电热灭蚊器电热部分的主要器件是PCT元件,PCT元件是由钛酸钡等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率ρ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于这种特性,PCT元件具有发热、控温双重功能.对此,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B.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C.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1或t2不变
D.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1至t2间的某一值不变

分析 (1)由图象找出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然后由电阻定律判断电阻如何变化,最后由电功率公式P=$\frac{{U}^{2}}{R}$判断功率如何变化.
(2)由于家庭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保持220V恒定不变,根据Q=W=$\frac{{U}^{2}}{R}$t可知当电阻变小时,单位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变大,电蚊器温度上升加快;反之,当电阻变大时,单位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变小,电蚊器温度上升较慢.所以电热驱蚊器通电后,在t0~t1 阶段,随着温度上升,电阻变小,电热变大,温度上升较快;到t1~t2阶段,随着温度上升,电阻变大,电热变小,温度上升减慢,当电流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电蚊器向周围散发的热量达到平衡时,电蚊器的发热元件温度就不再上升.

解答 解:A、通电后半导体材料的温度逐渐升高,由图象可知,半导体的电阻率先变小,后变大,由电阻定律R=ρ$\frac{l}{s}$可知,半导体材料的电阻R先变小后变大,电源电压U不变,由P=$\frac{{U}^{2}}{R}$可知,半导体材料的电功率先变大,后变小,故A正确,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在0~t1这区间里电阻R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t1~t2这区间里电阻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t2~区间里电阻R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家庭电路中电压不变,电热器的电功率P=$\frac{{U}^{2}}{R}$,可知电阻器的发热功率与电阻成反比.在温度升到t1前,电阻R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功率增大,温度升高更快;温度一旦超过t1,电阻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功率减小,放出热量减小,温度升高变慢,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1至t2间的某一值不变,保持稳定,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 由图象找出电阻率的变化规律、熟练应用电阻定律、电功率公式即可正确解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理解及应用,图象法为物理中常用方法,应学会熟练应用.在应用中重点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甲所示,MN、PQ为间距L=0.5m足够长的平行导轨,NQ⊥MN,导轨的电阻均不计.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7°,NQ间连接有一个R=4Ω的电阻.有一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且方向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0=1T.将一根质量为m=0.05kg的金属棒ab紧靠NQ放置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现由静止释放金属棒,当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达到稳定速度,已知在此过程中通过金属棒截面的电量q=0.2C,且金属棒的加速度a与速度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与NQ平行.(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金属棒ab的电阻r以及cd离NQ的距离s
(3)金属棒滑行至cd处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4)若将金属棒滑行至cd处的时刻记作t=0,从此时刻起,让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为使金属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则磁感应强度B应怎样随时间t变化(写出B与t的关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必备品之一,低头看手机的“低头族”随处可见(图甲).有研究发现,若玩手机时姿势不当,可能让颈椎承受多达27公斤的重压.为求证这一问题,某同学查阅相关资料,画出了“低头族”头部前倾某一角度时的模型(图乙),颈椎看成轻杆,颈部肌肉看成轻绳,头部看成质点,所受重力已标出.请在答卷的图丙中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重力与颈部肌肉对头部拉力的合力,并根据所作的图测量颈椎承受的压力是头部重力的2.6倍.(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点光源S到平面镜M的距离为d=0.5m.光屏AB与平面镜的初始位置平行.当平面镜M绕垂直于纸面过中心O的转轴以ω=4rad/s的角速度逆时针匀速转过300时,垂直射向平面镜的光线SO在光屏上的光斑P的移动速度大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质量为m1的木块A放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细绳一端固定在A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B.开始时细绳伸直,B离地面高度为h,由静止释放后,二者一起移动,B落地后(不反弹)A在水平桌面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最后静止在P点.改变B离地面的初始高度h,测出每次A在桌面上移动的距离s和相应的h,记录的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12345
h/cm20.030.040.050.060.0
s/cm39.859.278.597.4116.2
(s-h)/cm19.829.238.547.456.2

(1)请在图2的坐标系中描出上述数据对应的点,并绘出相应的图线;
(2)若B从离地高度为44cm处由静止释放,则此次A在水平桌面上移动的距离为86cm;
(3)设该图线的斜率为k,则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frac{{m}_{2}}{k{m}_{2}+k{m}_{1}+{m}_{1}}$.
(4)若实验中,每次测量h时,测量的都是B物体上端到地面的距离,这样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的动摩擦因数与真实值相比是相同(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用油膜法测出油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只需知道油滴的(  )
A.摩尔质量B.摩尔体积C.体积D.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是能使人造地球卫星飞行的最小发射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使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C.第二宇宙速度使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的最大速度
D.第三宇宙速度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拖拉机后轮的半径是前轮半径的两倍,A和B是前轮和后轮边缘上的点,若车行进时轮与路面没有滑动,则(  )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B.前轮和后轮的角速度之比为2:1
C.两轮转动的周期相等D.A点和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关于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各处,向心加速度一样大
B.在两极向心加速度最大
C.在赤道上向心加速度最大
D.随着纬度的升高,向心加速度的值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