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已知可见光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1eV至3.10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4种频率不同的光
B.其中从n=2跃迁到n=l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
C.其中从n=2跃迁到n=l所发出的光波长最长
D.这群氢原子能发出2种可见光

分析 根据${C}_{n}^{2}$计算出不同频率光的种数;根据hγ=Em-En计算光的频率;
波长越短,频率越高,波长最短的光子产生于能极差最大的能级之间.

解答 解:A、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根据${C}_{4}^{2}=6$,知能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故A错误;
B、根据玻尔理论,辐射的光子的能量:hγ=Em-En,可知其中从n=4跃迁到n=l所发出的光的能量最大,频率最高,故B错误;
C、根据玻尔理论,辐射的光子的能量:hγ=Em-En,可知其中从n=4跃迁到n=3所发出的光的能量最小,频率最小;结合$λ=\frac{c}{γ}$可知波长最长.故C错误;
D、因为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满足此范围的有:n=4到n=2,n=3到n=2的光子的能量在此范围内,所以可将有2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该题考查对玻尔理论的理解,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能级间跃迁放出或吸收光子的能量满足hγ=Em-En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1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1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1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③该同学在研究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得到如图2所示的合力F与两个分力的夹角θ的关系图,两分力的大小分别是8N和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原子的发光频率不一样,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
B.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C.汤姆孙对阴极射线本质的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让阴极射线通过电磁场,通过偏转情况判断其电性和计算其比荷
D.单个电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案,这体现了电子的波动性
E.核反应过程只遵循动量守恒规则,不遵循能量守恒规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做好必要的测试和准备后,开始用秒表测单摆的周期,单摆摆动起来后,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同时数一,以后摆球每经过平衡位置一次计数一次,当数到N次经过平衡位置时,停止计时,读出秒表记录时间t,该单摆的周期是$\frac{2t}{N-1}$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如图,矩形ABCD为一水平放置的玻璃砖(放在空气中)的截面,在截面所在平面内有一细束激光照射玻璃砖,入射点距底面的高度为h,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与底面所在平面的交点到AB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在截面所在平面内,改变激光束在AB面上入射点的高度和入射角的大小,当折射光线与底面的交点到AB的距离为l3时,光线恰好不能从底面射出.(已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此时的入射角i;
(2)光从侧面传播到底边的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个光伏电池(俗称太阳能电池)在正常光照环境下给标有“U”的小灯泡供电,发现灯泡并不发光,检查灯泡、线路均没有故障.甲、乙同学对此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猜想与分析后,均认为电池内阻可能太大.
为了验证猜想,甲同学用欧姆表直接连接在电池的两极,欧姆表的示数为L;乙同学则先将灵敏电流表(内阻可忽略)直接连接在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为0.74mA,后将电压表(内阻约为50kΩ)单独连接电池的两极,测得电压为1.48V,再计算r=$\frac{U}{I}$=$\frac{1.48}{{0.74×{{10}^{-3}}}}$=2×103Ω
(1)根据甲、乙两同学的测量所得数值判断,此光伏电池的内阻Rg大小应A
A.略大于2kΩ
B.等于2kΩ
C.略小于2kΩ
D.略大于30Ω.等于30Ω
E.略小于30Ω
(2)你若是兴趣小组中的一员,为测定光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在上述甲、乙两同学测量结果的基础上,请设计一个合理且具备操作性的实验电路图.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r1=1Ω)
电流表A2(量程1mA,内阻r2=100Ω)
电阻箱R1(0~99.99Ω)
电阻箱R2(0~9999Ω)
导线若干、开关
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光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图(所选用的器材请在图中用对应的符号标出).
(3)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测出相应的电流表读数I.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描点,绘出的$\frac{1}{I}$-R图象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在$\frac{1}{I}$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frac{1}{k}$,内阻r=$\frac{b}{k}-{r_2}$(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一名日本科学家和一名加拿大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并证明了中微子(Ve)振荡现象,揭示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是粒子物理学历史性的发现.已知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氩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Ve+${\;}_{17}^{37}$Cl→${\;}_{18}^{37}$Ar+B.上述核反应中B粒子为.已知${\;}_{17}^{37}$Cl核的质量为36.95658u,${\;}_{18}^{37}$Ar核的质量为36.9569lu,B粒子的质量为0.00055u,1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参与上述反应的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0.82Me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2015年12月30日在新疆阿克陶县发生3.3级地震,振源深度7千米.如图所示,已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刚好传到N处,如果该地震中的简谐横波在地球中匀速传播的速度大小为4km/s,则(  )
A.从波源开始振动到波源迁移到地面需要经过1.75s时间
B.从波传到N处开始计时,经过t=0.03s,位于x=240m处的质点刚好开始振动
C.波的周期为0.015s
D.波动图象上的质点M此时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动能正在减少
E.波动图象上x=0m到x=120m之间此时还有3个点与M点的加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着平面内的光滑绝缘管道ABCDQ的A、Q两端与倾角θ=37°的传送带相切.不计管道内外径的差值,AB部分为半径R1=0.4m的圆弧,CDQ部分也是圆弧,D为最高点,BC部分水平,且仅有BC段处于场强大小E=4×I03 N/C、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传送带长L=1.8m,传送轮半径忽略不计.现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滑块从传送带上的Q处由静止释放,滑块能从A处平滑进入管道.已知滑块的质量m=lkg、电荷量q=5×10-4C,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滑块通过管道与传送带的交接处时无速度损失,滑块电荷量始终保持不变,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
(1)若传送带不动,求滑块第一次滑到A处的动能Ek;
(2)若传送带不动,求滑块第一次滑到C处时所受圆弧轨道的弹力;
(3)改变传送带逆时针的转动速度以及滑块在Q处滑上传送带的初速度,可以使滑块刚滑上传送带就形成一个稳定的逆时针循环(即滑块每次通过装置中同一位置的速度相同).在所有可能的循环中,求传送带速度的最小值.(结果可以用根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