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的关系.因为一般的长木板摩擦较大,学习小组决定用气垫导轨代替长木板,对气垫导轨进行改造,做成斜面,这样摩擦可以忽略不计,装置模型简化如图1所示,实验室提供器材如下:
A.气垫导轨(已知长度L);
B.质量为M的滑块(内部是空的,可放砝码,可视为质点);
C.质量为m的砝码若干个;
D.各种薄厚不等的方木块多个(垫气垫导轨备用);
E.米尺;         
F.秒表.
实验过程:
第一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1)实验中,通过向滑块内放入砝码来改变滑块质量,只要测出滑块由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t,就可以由下面表达式$\frac{2L}{{t}^{2}}$求出滑块的加速度.
(2)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BD.
时间t/s
质量
次数
MM+mM+2m
11.421.411.42
21.401.421.39
31.411.381.42
A.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滑块的质量改变之后,其加速度改变较大
B.经过分析得出滑块的加速度和滑块的总质量没有关系
C.经过分析得出滑块的平均速度和滑块的总质量成正比
D.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滑块的质量改变之后,其下滑时间不改变
第二步,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
实验中通过改变方木块垫放位置来调整气垫导轨的倾角.由于没有量角器,因此通过测量气垫导轨顶端到水平面高度h,求出倾角α的正弦值sinα=h/L.某同学记录了高度h和加速度a的对应值如下表:
L (m)1.00
h (m)0.100.200.300.400.50
a (m/s20.9701.9502.9253.9104.880
(3)请根据上表中所给的数据,在图2坐标纸上通过描点绘出a-h图象.
(4)根据所绘出的图线,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2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分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滑块的加速度;
(2)根据滑块的运动时间判断加速度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得出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3、4)作出a-h图线,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加速度的表达式,通过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 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L=$\frac{1}{2}a{t}^{2}$,则滑块的加速度a=$\frac{2L}{{t}^{2}}$.
(2)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发现,在实验误差范围内质量改变之后平均下滑时间不改变,经过分析得出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为: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无关.
故选:BD.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a-h图线,如图所示.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rac{mgsinα}{m}=\frac{gh}{L}$
则图线的斜率k=$\frac{g}{L}$
解得g=$\frac{4.91}{0.5}m/{s}^{2}=9.82m/{s}^{2}$.
故答案为:(1)$\frac{2L}{{t}^{2}}$,(2)BD,(3)如图所示,(4)9.82m/s2

点评 要清楚实验的原理,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直接测量还是间接测量,通过物理规律可以把变量进行转换,以便更好研究和测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同学利用数码相机连拍功能记录运动会上女子跳水比赛中运动员在10m跳台跳水的全过程.所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恰为她们起跳的瞬间,第五张如图甲,该同学认为这时她们处在最高点,第二十一张如图乙,她们正好身体竖直、双手刚刚触及水面,查阅资料得知相机拍摄两张照片间隔时间T=0.1s(忽略相机曝光时间),设起跳时重心离台面及触水时重心离水面的距离相等,由以上材料:(g=10m/s2
(1)求运动员的起跳速度大小;
(2)分析第五张照片是在最高点吗?如果不是,此时运动员的重心是处于上升阶段还是下降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1=10kg的小车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与另一质量M2=15kg的拖车相连接,一质量M3=5kg的物体放在拖车的平板上,物体与拖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拖车静止,绳未被拉紧,如图所示,开始时小车以v0=3m/s的速度匀速前进时,求物体在拖车平板上移动的距离s.(设平板足够长,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体物体,F是作用在物块B上的水平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将该力作用在A物体上,该力的大小与方向均保持不变,那么,将该力作用在物体A上后,关于物体A和B的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A做匀速直线运动,B静止
B.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A和B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学校实验小组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在小车和细线之间安防了一个力电传感器(图中未画出),通过电传感器可以测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的大小,则:
(1)在该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实验中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B.实验中应先释放小车后,再给打点计时器通电
C.由于采用了了、电传感器,所以实验时可不必平衡摩擦力
D.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必须满足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如图乙所示,为某小组在做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组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01s,其中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那么,打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0.864m/s,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0.640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0.4m/s,木块加速度a=1m/s2
(2)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斜面倾角(或A点的高度);(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3)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单选)
A.A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
B.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
C.选择体积较大的空心木块
D.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必须是木块从A点释放的时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为0.3mol的某种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关系的P-t图线.P0表示1个标准大气压,则在状态B时气体的体积为8.4L.(已知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它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圆平面(未画出),一群比荷为$\frac{q}{m}$的负离子(不计重力)以相同速率v0,由P点在纸平面内向不同方向射入磁场中发生偏转后,又飞出磁场,最终打在磁场区域右侧的荧光屏(足够大)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一定相等
B.离子在磁场中运动半径一定相等
C.由Q点飞出的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D.沿PQ方向射入的离子飞出时偏转角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物体在恒定的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已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left\{\begin{array}{l}{x=3.0tm}\\{y=0.2{t}^{2}m}\end{array}\right.$,g=10m/s2.根据以上条件,求:
(1)t=10s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
(2)t=10s时刻物体速度.(sin37°=0.6,cos37°=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