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轨道上同向行驶,甲车的速度是8m/s,后面乙车的速度是16m/s.甲车突然以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刹车,乙车也同时刹车.若开始刹车时两车相距8m,则乙车加速度至少为多大时才能避免两车相撞?

分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相遇的条件:当乙车追上甲车速度恰好相等时,乙车刹车时加速度为最小值.再根据位移关系求解时间,根据速度相等条件求出加速度.

解答 解:设经过时间t甲、乙都停止时,则$t=\frac{{v}_{甲}}{{a}_{甲}}=\frac{8}{2}s=4s$,
此时甲车的位移${x}_{甲}=\frac{{v}_{甲}}{2}t=\frac{8}{2}×4m=16m$,乙车的位移${x}_{乙}=\frac{{v}_{乙}}{2}t=\frac{16}{2}×4m$=32m,
△x=x-x=16m>s0=8m,说明在甲停止前乙已经追上.
设经t'甲乙有共同速度v',则v'=v-at'=v-at'
此时甲车的位移${x'_甲}=\frac{{{v_甲}+v'}}{2}t'$,
乙车的位移${x'_乙}=\frac{{{v_乙}+v'}}{2}t'$
不相撞的条件是:△x'=x'-x'≤s0
由以上几式,代入数据解得${a_乙}≥6m/{s^2}$.
即乙车加速度至少6 m/s2,两车才能避免相撞.
答: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6 m/s2才能避免两车相撞.

点评 本题是追及问题,关键是寻找相关条件.两个物体刚好不撞的条件:速度相等; 同时还要注意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用平均速度求位移可以简化解题思路和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1)若用游标卡尺测出光电门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1.050c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frac{d}{△t}$(用字母表示);
(2)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重物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间应满足的关系为m<<M;
(3)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并算出相应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的v2-m(选填“v-m”或“v2-m”)图象;
(4)该同学在③中作出的线性图象不通过坐标原点,开始实验前他应采取的做法是C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如图所示为水上滑梯示意图,它由斜槽AB和水平槽BC构成,AB与BC圆滑连接,斜槽AB的竖直高度H=15m,BC面高出水面的距离h=0.80m.一个质量m=50kg的游戏者从滑梯顶端A点由静止滑下,g取10m/s2
(1)以水面为参考平面,求游戏者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Ep
(2)若忽略游戏者下滑过程中所受的一切阻力,求游戏者从滑梯顶端A点由静止滑下到斜槽底端B点的速度大小;
(3)若由于阻力的作用,游戏者从滑梯顶端A点由静止滑下到达滑梯末端C点时的速度大小vC=15m/s,求这一过程中游戏者克服阻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一个环绕中点线AB以一定的角速度转动,P、Q为环上两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两点的角速度相等B.P、Q两点的线速度相等
C.P、Q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sqrt{3}$:1D.P、Q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用如图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轻绳两端系着质量相等的物块A、B,物块B上放置一金属片C.铁架台上固定一金属圆环,圆环放在物块B正下方.系统静止时,金属片C与圆环间的高度差为h.由此释放,系统开始运动,当物块B穿过圆环时,金属片C被搁置在圆环上.两光电门固定在铁架台P1、P2处,通过数字计时器可测出物块B通过P1、P2这段时间.
(1)若测得P1、P2之间的距离为d,物块B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为t,则物块B刚穿过圆环后的速度v=$\frac{d}{t}$.
(2)若物块A、B的质量均用M表示,金属片C的质量用m表示,该实验中验证了下面哪个等式成立,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正确选项为C.
A.mgh=$\frac{1}{2}$Mv2        B.mgh=Mv2
C.mgh=$\frac{1}{2}$(2M+m)v2        D.mgh=$\frac{1}{2}$(M+m)v2
(3)本实验中的测量仪器除了刻度尺、光电门、数字计时器外,还需要天平.
(4)改变物块B的初始位置,使物块B由不同的高度落下穿过圆环,记录各次高度差h以及物块B通过P1、P2这段距离的时间为t,以h为纵轴,以$\frac{1}{{t}^{2}}$(填“t2”或“$\frac{1}{{t}^{2}}$”)为横轴,通过描点作出的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该直线的斜率k=(2M+m)$\frac{{d}^{2}}{2mg}$(用m、M、d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速率为1m/s.从此刻开始在与速度平行的方向上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两图中F、v取同一正方向,则(  )
A.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2N
B.第Is内摩擦力对滑块做功为-0.5J
C.第2s内力F的平均功率为3W
D.第2s内合外力做功为0.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连接的物块A和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和2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沿斜面方向的恒力拉物块A使之沿斜面向上运动,当B刚离开C时,A的速度为v,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a,则(  )
A.从静止到B刚离开C的过程中,重力对A做的功为-$\frac{3m^2g^2sinθ}{k}$
B.从静止到B刚离开C的过程中,A发生的位移为 $\frac{3mgsinθ}{k}$
C.当A的速度达到最大时,B的加速度大小为 $\frac{a}{2}$
D.B刚离开C时,恒力对A做功的功率为 (mgsinθ+ma)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路线AC的中点为B,物体沿AC做直线运动,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6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4m/s,那么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
A.4.8 m/sB.5.0 m/sC.5.2 m/sD.10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 实验测得数据,画出如图的U-I图象,根据图线可得出该电源电动势和电源内阻分别为(  )
A.1.5V,2.5ΩB.1.5V,0.6ΩC.0.6 V,2.5ΩD.0.6 V,0.4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