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题1: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                 .

小题1:a.平衡摩擦力    b.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小题2:①   (其它正确也得分)      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
分析:(1)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绳的拉力和摩擦力,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首先需要平衡摩擦力;其次:设小车加速度为a,则:绳上的力为F=Ma,对钩码来说:mg-Ma=ma,即:mg=(M+m)a,如果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Ma=(M+m)a,必须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2)C是BD的中间时刻,所以C点的速度就等于BD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的原理:mgx=Mv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质量m,小车的质量M,位移x,速度v.
解答:解:小题1:a、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绳的拉力和摩擦力,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首先需要平衡摩擦力;
b、其次:设小车质量M,钩码质量m,整体的加速度为a,绳上的拉力为F,则:对小车有:F=Ma;对钩码有:mg-F=ma,即:mg=(M+m)a;
如果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要求:Ma=(M+m)a,必须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这样两者才能近似相等.
小题2:C是BD的中间时刻,所以C点的速度就等于BD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即:vC=
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只需验证:mgx=Mv2,所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质量m,小车的质量M,位移x,速度v.
故答案为:小题1:a、平衡摩擦力b、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小题2:vC=;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质量.
点评:要明确此题在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中用到的原理,围绕原理,记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小题1: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小题2: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两项说法是正确的:        
A、要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C、钩码的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D、实验进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是计数点(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距离如图,其中L1="3.07cm," L2="12.38cm," L3="27.87cm," L4=49.62cm。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      ___m/s;加速度为_      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小题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        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是        mm.
小题2:①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
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F与F /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填“F”或“F ′ ”)

②上述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有一位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实验.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乙中的A图线.试分析:

小题1:A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
小题2:A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小题3: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O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0=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     m/s2.(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则:

小题1:打点计时器工作的周期是     ,根据纸带判断小车所做的运动是                 ,理由是                            
小题2:设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小题3:在计时器打出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具体的计算结果是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提出“著名的斜面实验”,逐渐增大斜面倾角并由此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B.无论物体是否运动,都具有惯性.
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2分)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s1="1.22cm," s2="2.00cm," s3="2.78cm," s4="3.62cm," s5="4.40cm," s6="5.18cm."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s
(2) 计算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a=          ,加速度大小为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v=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采用了如下的操作,将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一个力传感器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并用另外一个传感器对木块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表1是其记录的实验数据。木块的重力为10.00N,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保留3位有效数字):

(1)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N;
(2)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实验次数5中监测到的加速度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在研究“匀变速度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不慎将选好纸带的前面一部分破坏了,剩下的一段纸带上各相邻点间的距离已测出并标在图上。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打图中第5点时的速度   m/s,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